2023年10月6日 星期五

葛蘭・永恆的曼波女郎

 葛蘭歌影雙棲、能歌善舞,1959年成為首位登上美國人氣綜藝節目的藝人,亦曾在美國灌錄華語唱片,有必要認識這位一代巨星。八月,是她的九十歲壽辰,祝願老人身體安康、壽比南山。





最近有幾位年青人在炮台山舉辦了葛蘭小展,將搜集得來的唱片、畫報展出。策展人包括九十後的歷史愛好者,名副其實展開一場九十後遇上九十歲的對話。既帶有文化傳承的作用,同時讓大眾認識、重新出土與欣賞昔日的大明星風采。


與此同時,今年電影資料館分別放映了《曼波女郎》與《野玫瑰之戀》(4K修復版),這兩部都是葛蘭的代表作,電懋公司的老闆帶明星團到台灣勞軍,葛蘭唱跳曼波舞曲迷倒一眾阿兵哥,故老闆陸運濤看準機會為她度身訂造《曼波女郎》。在戲中她飾演一名斯文乖巧的少女,無意中得知自己是養女決意尋母的故事。


《野玫瑰之戀》是公認的破格之作,葛蘭在戲中飾演夜總會賣唱歌女,周旋在不同的男人之間,在戲中玩弄男人、帶點剛性倔強,內心溫柔細膩,與她過往演出的角色有反差。從中看到葛蘭在角色上的演變與突破,不甘於被定型,戲中以多款造型與舞蹈亮相,相當多才多藝。


不約而同的是這兩部電影都是在北角的麗池夜總會取景,從中觀察香港的夜場文化。《曼波女郎》拍攝了一段來至法國的當紅艷星Z彈馬高的火辣熱舞。至於《野玫瑰之戀》所呈現的是夜總會煙霧彌漫、燈紅酒綠、衣香鬢影、車水馬龍的熱鬧場面。麗池夜總會豪門盛世,現在我們只能在吉光片羽重溫昔日夜場風貌。


2023年8月20日 星期日

紙上談(一):善用平台 聚沙成塔

 轉眼間有將近一年時間未有更新博客,生活充實且勞累,寫文章花時間心力又未必得到關注。


這段時間認識了相對參與社會事務較多的朋友,大家都會思考在香港還可以做什麼,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做事,一段時間未有寫文章感到連組織能力也退化起來,如何寫出對準目標而又滿意的文章,如何發掘題材引起關注,又如何增進自已的學問,以怎樣的態度去接受外間的事物、通通都不容易。不禁想到《紅樓夢》裡的一句: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早前參加了一個新聞學教授主講的講座,有人問他為何要出書講新聞,現在講新聞就好像是禁忌。想不到的是參加一個講座,講座竟遭到舉報,今日的香港有很多事情也是不能說的秘密,但仍然需要寫左先算,需要克服自我恐懼,建立文化自信。這兩三年本地的藝文界開始製作小誌,包括街坊舊區、性工作者、性別議題、清潔工、詩集、相集、內容百花齊放,連繫了各個社群的聲音。


今日大家所接觸的信息比較碎片化,所以我個人比較鼓勵以開闊的態度去看事物,去接觸,亦需要放下既有的包袱、框框去看人,即使是Nobody也可以發聲,為自己發聲也是何等重要的事。即使這幾個月沒有寫博文,往往寫一篇影評、寫一篇考古也花費時間看書、搜集資料,所以每一個留言、點擊都是回應。鑒於博客更新較為稀疏,這幾個月(特別是四月的國際電影節看了幾部好戲),想想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萌生寫點東西去報館介紹一下這些電影的念頭,反正試試也不用花很大的成本,亦無需計較得失。


回想起自己最初的投稿是中學階段投文章時評到免費報章,而當時獲刊登的文章並不設稿費。雖然如此,獲刊登的感覺還是有點欣慰,或者將來有機會在家裡翻箱子會給大家看看這些出土文物。由中學到現在斷斷續續都有一些投稿的機會,包括已結束的《文化現場》、《別册》、《品尊》、《蘋果日報》,當中有收過可觀的稿費、亦有拖欠過稿費的,可以肯定的是香港的投稿平台不及十多年前的光景,一來是整個媒體的整頓、執筆之時本週傳出《東方日報》的《功夫茶》欄目被終止、又傳出《晴報》將在九月中停刊,《經濟日報》集團旗下的《U Magazine》的紙本版亦會停刊,經營環境不容樂觀,然而生產資訊是需要成本、需要心力與時間的投入。因此可以做的是珍惜僅有的空間與嘗試創造空間,這個博客有部份文章與電影並無關係,例如有《讀書好》、有針對時事的紀錄、這個是本人的初心。


這幾個月感謝《明報》與一份左報刊登拙文,這一篇博文先記錄一下三篇在《明報》(自由談欄目)刊登的小文,感謝編輯執錯別字與修改文章。比較想澄清的是《彩虹路上》的原題為《Never Say Die:自己人》,原標題是有種永不言敗、路仍要繼續走有打氣的作用,唯現今傳媒有自我審查與考量,有關性小眾的文章能夠刊出已超出預期。這幾年香港人面對、經歷離散、我們已經失去了很多很多..........


希望以這些文章、這個《紙上談》的欄目作為一個記錄,作為個人持續書寫的見證,亦希望有緣人互相支持與鞭策筆者。同時最希望有更多平台開放予各路的作者表達所思所想。


以上一堆廢話,不再多說。

上主菜吧。


2023年8月19日


《刊於2023-6-20 明報時代版》

《刊於2023-4-20》 時代版

《刊於2023-8-2 明報時代版》





2022年9月8日 星期四

身遠心莫離:《給十九歲的我》(上)一被時代選中的雞蛋花少女

 《給十九歲的我》是張婉婷導演應母校英華女學校的邀請與監製黃慧追訪了一班千禧後的英華少女,紀錄她們入學中一至畢業的故事,側寫了英華女校重建與校舍搬遷的過程,由2011年開拍至到2021年完成整個拍攝與剪輯的過程,歷時十年時間的時代紀錄。原先打算拍六年,最終因校舍重建延期,在拍攝途中受訪者與攝製組都遇上樽頸,受訪者的私人生活感到被攝製組打擾,最終也取得了平衡,得以完成這一代的紀錄群像。在香港的紀錄片裡面有年輕人的聲音、面孔,能夠見證她們的成長,紀錄一個時代的變化,留住了永恆與𣊬間。更多的是當中看到長輩對後輩的態度與關愛,英華幾代的學生建立起的社群作用,師生建立的感情與互信都是令人看在眼內,學生對學校的投入與愛,都是基於校內有良好、勇於給學生發聲的空間。在社會事件與新常態的香港教育制度下,未來十年的英華女校會是怎樣的光景,就要靠現在的眾人守護這個品牌與價值。





首先要認識英華女學校,可以從港台節目《香港故事一百年樹人》與女校自家也是由張婉婷與黃慧這對好同窗聯手合作的《英華女兒的故事》來認識一下這家百年女校的歷史與女校少女的校園點滴,例如女學校曾經辦過幼稚園,新校保留了舊幼園的遺址,又有介紹到校訓寸陰是惜,藍色長衫與雞蛋花的由來。《英華女兒的故事》作為介紹百年校史、學校的點滴也相當有水平,對於研究香港教育史、校服史都是重要的資料。影片亦請了不同界別的校友訴說英華的教育如何做到身教與言教,以基督的精神侍奉。《英華女兒的故事》是羅便臣道校舍在2012年翻新前所拍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原意由中一學生入學經歷臨時校舍再搬回新校的過程,但事與願違,新校舍進度不如理想,結果這批2011年入讀中一的學生只有第一年在舊校渡過,由半山的優雅少女降落龍蛇混雜的深水埗,與其它英華師姐不同的是她們無法伴著雞蛋花飄下而成長,但她們有心栽花,心裡自然有花。她們為英華女校百年校史裡面翻開新的序章,成就了具時代感、摩登的校園。片裡最後問到少女想不想在新校園上課,她們都答喜歡深水埗的校園,傳統名校的女生為舊區帶來了優雅與樸素的風景線。


在片中一共採訪了六位少女,部份採訪了她們的家人,分別是阿佘(Britney)、阿聆、Madam(Karen)、馬燕茹(Jenny)、阿雀(Birdy)與香港小姐(Miss HK),另外也有小部份同學登場,如Britney的好朋友Head perfect Shirley與男神TB同學Ken (簡同學)。(其中不太關事的Shirley有份出席香港國際電影節的其中一晚分享。)對這些被攝的女生當中,她們是對學校與辱共榮的,那怕是幾個鏡頭,亦可以看到攝製隊深入學生群體建立關係,既是觀察但同時有別的角度。例如作為學生長的Shirley與副學生長Madam的衝突,高材生Shirley在公開試獲得好成績,但她並無考入熱門的學科,投選心儀的音樂系。從中可以看到這群少女的人生規劃與面對興趣與社會現實的掙扎的兩難。阿佘在公開試考得不算好但她以另一種方法回到大學,馬燕茹以運動員身份獲得大學有條件取錄。要在英華留班的香港小姐,移民到美國考入大學獲得老師嘉許。很多年前政府的一則宣傳廣告求學不是求分數,然而分數就是入場券,不然就要花幾倍努力站在起跑線之上。





這部電影亦是少數本地校園題材的紀錄片,對上一部恐怕要數二十年前張虹的《中學》,因此相當珍貴。首先那間學校具代表性,能夠有成就與百年校史,其次是坦蕩蕩分享校園點滴,這一切都是胸懷廣闊與敬業與樂業的理念驅使。


最初校方與張導的團隊選角選了這幾位少女,影片的拍攝的剪裁由2011年,每年帶出女孩子們的變化,由中一的天真傻戇,到中二、三開始叛逆的反差,例如少女厭倦了攝製組的深入拍攝她們的私人生活與家庭,在學校遭受到同學的微言。這部紀錄片拍攝途中經歷了香港社運的分水嶺,雖然是一部表面紀錄少女成長的電影,但放諸世代的研究,它有助我們認識00後的青春印記與香港社會/家庭結構的變化。比方說,Madam是典型的內地新移民,家境不算有錢所以希望做一份穩定又富正義感的工作,以當警察為目標。當中Miss HK、阿佘的家庭是單親、離異的家庭,家長是內地人。阿雀的父母在中年時意外懷上女兒,是較為年長的家長,對女兒管教甚嚴。在這部片除了看到少女自身的經歷與轉變外、更可以從社會心理學/教育方面去看原生家庭對少女的影響,最後當然是離不開英華女校的教育理念使它成為一間家長趨之若鶩的學校。


Z世代一生於亂世的年輕人們

在電影的映後談邀請到現在亭亭玉立的少女,轉眼間大學畢業投身社會,女大十八變,影片裡胖胖的少女阿雀變成靚女還自嘲了一番。少女們都很感謝導演紀錄了她們的青春,當時她們萬般不願意甚至要求停拍,在影片出現了「bu你阿嬤」(潮州話粗口),最終還是完成了拍攝。這部影片以至香港在2011-2021年經歷了翻天巨覆的轉變,由2012年反國教運動、2014年的佔領運動,一路到2019年的反修例運動帶來的林林種種的挑戰。


《給十九歲的我》不是政治紀錄片,最近有短片因出現佔領運動的片段而被要求剪輯,政權與電檢正在改寫香港的歷史,這部紀錄片對政治描寫的篇幅不多,但不至於忽略這部份,這幾年政治帶入校園,英華女校曾經遭到某個陣營的人士包圍,亦有女教師牽涉了一些事情。紀錄片的作用不是要分政治立場、好人與壞人,而是見證轉變,這批女生初入校園見到師姐派發象徵反國教的黃絲帶,當中有受訪者是政治冷感,不屑一提。畫風一轉副校長提出要傾聽年輕人的聲音,讓她們發聲。回想起當初有不少學校成立關注組,遭到校方打壓。轉眼間反國教運動十週年,但坊間已經不想再談政治,當日學民思潮的年輕人成階下囚,政權對有思想的年輕人窮追猛打,今日雖推不成國民教育科,但新高中學制的通識科取消改為公民與社會科,國教的教材滲入各科,學校恆常舉行升旗禮表忠,另設國家安全教育日。昔日市民在公民廣場和平集會,到現在集會遊行消失,市民怨氣難以排解。由反國教開始,我們開始看到九十後與零零後在社運的冒起與參與度,有別過往的世代。在政權眼中通識教育養虎為患,戴耀庭教授提出的公民抗命的理念出現在教科書內容,一九年的社會運動是分水嶺,最初校友以關注組名義發聲,再到學生罷課抗議、人鏈聲援,通識教育被視為學生政治啟蒙的罪魁禍首。


紀錄片中的少女不得不面對社會的轉變與她們要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一四年的佔領運動她們大三/中四,其中一位受訪者Madam成為受訪焦點,當時社會出現黃藍對立,警民關係開始破裂,Madam當時是親政府的立場,同場還有張婉婷的同學「屎坑公個女」,英華女校的首位女督察跟學妹講到警務人員的身份是執法者。這位女同學以當差為目標,在校內獲老師挑選擔任副學生長,一步一步考上大學為的是有穩定的工作。奈何一九年的社會撕裂,她一路鋪排的夢想幻滅。在紀錄片開拍之差,少女們寫了一封信給十九歲的自己,是她們的內心剖白,有人想做天真的自己,有人要入港隊、有人要入劍橋,有人成功、有人轉跑道,一路看著她們長大感覺很有趣,當中的感受是五味紛陳的、無論是對政治的取態、對香港的感情、還是她們的愛情世界也有紀錄下來,張婉婷導演說拍攝紀錄片時遇到身邊人的質疑,最終她發現平凡的人也有她們可選材的故事。每一代年青人都有屬於他們的集體回憶,她們對所認知的香港也有屬於自己的看法,即使香港變成如斯模樣也是很愛這片土地的。我們作為大人可以做的是成為她們的同行者,香港沒有廢青與廢老,只有願不願意理解大家的需要。


2016年的電影節選映了張經緯的《少年滋味》關注九十後與千禧後的成長,這幾年有楊紫燁的《爭氣》與《繼續爭氣》,這些紀錄片關注青年人內在與通過音樂改變自己的片段,《給十九歲的我》連繫整個大環境,半山區的名校女兒降落深水埗,18年公民記者蕭雲採訪了深水埗校舍的告別派對,學生說她們曾遇見露體狂。在深水埗的這些年,對女孩子們是一沙一世界的。每一代年青人都有他們的社會理想,連繫當下,如張婉婷與她的同學,出身寒微但得到師長的鼓勵,趁著社會發展開創自己的路。英華女校的寶貴之處是貧富也可以接受均等的教育,片中少女成長的片段都是在表面的一部份,但對當時人來說是他們的青春回憶,對她們來說這段回憶與片段是永恆的。每一代人的成長總有少年維特的煩惱,即使是不同代人也會有共鳴,更難得的是青春除了有傷痕與不被理解以外,還有女生們彼此相愛的部份(例如阿佘與學生長Shirley的友情是屬於高材生與壞學生的差別),在名校也有校園欺凌、問題學生、影片不會因為它是名校而隱惡揚善或者踢她出校,這一切在於學校的理念與校長的身教。





前任校長李石玉如身患癌症心繫學生,如片中的副校長所言要用愛浸死學生,說來肉麻,但年輕人聽到會很受落。石校長隱暪身患惡疾的消息,依然為學生與學校盡心盡力,單是看她與學生的擁抱,感情真摯,患病兩年的日子謹守崗位,克盡己任。石校長退休之時同學向她送贈五字真言一身遠心莫離。這五個字在當下別具意義,無論是移民的人對香港的感情抑或是對事情的價值觀,話句話出至英華女校的校歌,是屬於英華女生的格言與帶出校園裡的人情味。除了英華女校外,其畢業生也以五字真言勉勵其它人,英華女校有相當多出名的畢業生、當政務官、教師、當中有不少社會賢達與名人,除了張婉婷以外,有作家汪明欣、名家江獻珠(其祖父始創太史五蛇羹),大律師鄒幸彤與麥玲玲等人。這套紀錄片的可貴之處是從學校的小社會折射到大環境,由個人到群體,在英華校友身上看到回饋,回母校打點劇社、舞團各方面。最近香港政府推行師友計劃,原意助貧童給予他們助學的資助,但治標不治本。真正的師友計劃不是學什麼樂器,找商界協助,而是傾聽學生的需要,不是給他們假大空的夢想,而是腳踏實地靠雙手創造,適當的扶助。

英華女校歷代校長(撮至蕭雲)





這一篇就暫時先談一部份,電影的源起與英華女校令人欣賞的方面。電影花了十年時間,拍攝過萬小時剪輯成兩個半小時,除了作為年輕世代的時代印記,還有其它方面的觀察,留待下篇再談父母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還有攝製組在少女群的觀察角度,都值得分享。


撮至2022年9月4日《星期日明報》


延伸閱讀:【香江歷史尋寶】百年樹木:《給十九歲的我》前傳一英華女兒的故事

2022年9月5日 星期一

【香江歷史尋寶】香港大會堂建館六十年(下):電影節的往昔與當下

 要認識大會堂(City Hall)的歷史是一個深遠的課題,在這個地方表演的藝團不少都有超過半個世紀、幾十年的歷史,又例如在裡面表演的團體與表演者,他們都有與大會堂結下不解之緣的故事。追本溯源,現在的香港大會堂在香港歷史裡是第二代大會堂,最早的大會堂建於匯豐總行與中銀大廈一帶,於1869年建成,1933年拆卸,是一座仿巴洛克式的建築物。這座舊大會堂是香港首個公用的文康設施,但當時華洋之間、男女之間有卑賤之分,主要以洋人與殖民地政府的利益為依歸。裡面設有博物館、宴會廳、圖書館、入口還有噴泉。去到三十年代開始日久失修,適逢毗鄰的匯豐銀行要擴建,約在三十年代中期清拆了一部份。其後二戰與香港淪陷,重建大會堂一事並非當時所急,在1947年剩餘的舊大會堂部份也被拆除,興建中銀大廈。舊中環曾經是一個歐陸風的建築群,現在餘下的是愛丁堡廣場、終審法院、皇后像廣場的園景。





在1951年的《華僑日報》的報導提出了重建大會堂的九點建議,包括要有電影機室。又提出要貫通中西文化,免除歧視、作為市民婚禮囍慶的場地,亦有提出作為追悼的設施,這幾項直到今時今日也具有相關的功能與實現。其中大會堂有美心皇宮作喜宴之用,前身是洋人辦宴會、酒會之用。另外在當時亦提出藝術館、博物館與圖書館的用途,亦一一落實。而在當時提出的設施當中興建泳池、球場與室內運動場的計劃並無落實。當時預期大會堂耗資一千五百萬,在1962年3月2日的《華僑日報》報導大會堂最終花費二千萬,由時任港督柏立基主持開幕典禮。同日大龍鳳劇團上演由麥炳榮、鳳凰女主演的《鳳閣恩仇未了情》為博愛醫院籌款,並由麗的銀台實地轉播。在一甲子後這套戲寶因疫情無法重臨舊地,而同樣在一甲子在大會堂演出的倫敦交響樂團則以錄影亮相大會堂的六十大壽。在大會堂開幕週還有京劇演出,其中菊粉花京劇團演出,菊粉花對香港影壇的貢獻良多,她在京劇習刀馬旦,徒弟有陳寶珠、蕭芳芳,除了戲曲外,善於北派武功的她亦培育了香港的武打明星,如無線每年籌款節目的武指楊盼盼、殭屍道長林正英、尊龍、小猴(可參看劉家良師父拍的《少林搭棚大師》)。








提到香港的電影文化,特別是藝術電影(Art House Cinema)的推廣,今日必提的地點一定是藝術中心與百老匯電影中心,今日香港電影院放映的片目百花齊放,每年有香港國際電影節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如今電影節已有四十多載歷史要追溯到1977年第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誕生,未有電影節之前香港的老影迷成立電影會,其中電影會的成立與大會堂扯上關係。大會堂專題講座的主辦單位請來羅卡與黃國兆兩位資深影評人與策展人、導演談到六、七十年代的電影會,由電影會到電影節,當中衍生的不只是香港國際電影節、還有一些錄像比賽給予當時的導演與年輕人,電影會不只是放映平台,當時的主辦方招收會員、印刷刊物,此外六十年代的學生周報興起,吸引學生投稿,其中有不少投稿的活躍份子成為了香港電影的研究者與核心人物,如石琪、吳昊、舒琪、羅卡、當中有人拍過長片、實驗電影、創辦電影雜誌、研究香港掌故、寫小說云云,愛好電影的人與文藝界、知識份子有跨界別的交流,當時的電影放映吸引了如西西、亦舒為座上客。


從第一映室(Studio One) (1962)開始

要追蹤香港放映藝術電影的始祖要講到第一映室(Studio One),據卡叔所講最初是由商人、公務員、一批在港愛好電影的洋人(當中包括印度人)所創立,是第一個以會員制的獨立電影會,以大會堂為放映基地。據卡叔所講當時他去過參與策展的會議,全是洋人摸住酒杯底相當高尚的活動。第一映室主要播放歐美的藝術電影,其中在七十年代的剪報看到當時播放Orson Welles的《大國民》(Citizen Kane)(1941)與意大利名導帕索里尼的電影,當時亦舉辦過日本電影週播放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魚之味》與《東京物語》,引入亞洲電影、在1969年第一映室曾經播放過女導演唐書璇的獨立製片《董夫人》,該片曾代表香港參加奧斯卡外語片評選,亦參與了康城影展。這部片在七十年代上映過三日,以藝術片來說取得不錯的票房,而且是少數具有中國特色與古典風的藝術電影,現在這部片成為了電影資料館的珍貴館藏,亦是香港電影少見的獨立電影。








不得不提的是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當過第一映室的主席,不難怪當他要破產拍賣的黑膠有不少珍貴的物品,他曾經是香港民間藝術交流的推手。第一映室與外國的文化協會也屢有合作,作為民間與外國的橋樑,惜第一映室的觀眾層面限於洋人。隨著七十年代藝術中心的成立,再加上其它電影會與電影節的興起,在八十年代解散,結束歷史任務。由於第一映室的核心價值與選片比較洋化,一些本地青年決意成立具本土與中國視野為本位的影會。


1967年(六七暴動)一方面帶動起愛國的思潮,另一方面當時興起的學生周報的知識青年開始發表自己的意見,再加上六十年代的世界政治向左傾,六八年巴黎學運席捲全球,香港的青年人受到西方電影的影響,這批周報的主事人創立了大學生活電影會(大影會)招收會員與舉辦業餘的電影放映。羅卡、吳宇森、石琪、攝影大師何藩是香港實驗電影的第一代創作者。在當時的放映片目當中有一部中文大學學生罷課的紀錄片《大罷課》,翻查資料1970年四月當時的中大學生不滿大學資助委員會削資而組織罷課。(撮至《邁進中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三十年 1963-1993》)還有一部實驗電影(羅卡導演)的主角是1966年反對天星小輪加價發起絕食抗議的蘇守忠。大影會在幾年後散會,隨之有衛影會,亦是與學生周報有關推動實驗電影。







七十年代:火鳥電影會

要講到影響力最大的電影會,1973年成立的火鳥電影會的成立是相當標誌性,它承襲了大影會與衛影會創作實驗電影的元素,更開始與當時的市政局合辦比賽。當中獲獎者與參與者成為了後來香港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如許鞍華、方令正、譚家明、羅啟銳等等都是由比賽出身,而早期的短片比賽直到現在百花齊放,由菲林電影到錄像創作再到手機影片。現在有不少導演也是從短片比賽中得到發展機會,如演員盧鎮業(小野)曾經拍過紀錄片《那年春夏之交》、《樹大招風》的三位導演也是從鮮浪潮出身,隨著拍攝電影的成本與放映的渠道增多,現在Youtube短片也成為了出路,如《試當真》、《小薯茄》的出現。







直到今時今日,香港私營電影會已經式微,換隨的是電影院線/電影節協會成立的會員制度,亦有以創作為主體的群體,例如《豐美股肥》的創作,坊間有私下研究電影的協會,如舒琪與一群愛好粵語片的朋友成立的粵語片研究會、馬田史高西斯的研究會,也有影評班導師成立的私人影社。火鳥電影會除了推動錄像創作,亦有出版自家製的影訊,是電影雜誌的雛形,當中深入探討當時放映的中外藝術電影,亦有讀者的來信交流電影心得,單論文章與深度比現時高班得多。隨後七十年代出現專門的電影雜誌,如《大特寫》與《電影雙週刊》。火鳥電影會的創會人亦值得一講,例如有攝影師盧玉瑩、電影策展人、導演黃國兆(他曾任香港國際電影節、百老匯電影中心的策劃)、舒琪(集影評人、導演、創辦電影發行公司《創造社》、以及是《電影雙週刊》的核心人物)。今時今日老一輩的影評人在當時靠自身的力量創建群體,推動輿論與創作方使後人乘涼。火鳥電影會約在八十年代末期解散,但在九十年代影藝戲院、電影中心的出現以商業形式推動藝術電影。











時至今日,香港國際電影節有個以火鳥為名稱以表彰新秀影人的獎項,相信亦是延續火鳥電影會提拔與嘉許影人的意思。由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私人電影會的放映,這班影迷與策展人終於望穿秋水,1977年市政局在大會堂舉辦了第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第一屆選映了二十多部電影。要研究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歷史要去電影資料館的圖書館翻資料,以往放映場地以政府場館為主,包括大會堂、葵青劇院、標誌性的文化中心,隨著政府慢慢淡出電影節的主導角色,電影節的營運轉向商業營運。在今屆第46屆電影節是首個沒政府場地舉行的影展,或者是疫情的影響吧,往年主辦單位會售賣影癡、VIP通行證,近年因疫症而取消有關安排。香港國際電影節是亞洲區第一個國際電影節,現在亞洲區內比較出名的影展有東京國際影展、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內地新興的平遙影展、韓國的釜山影展(不少港片亮相當地)、亦有台灣的金馬影展、台北電影節也是港人港片經常出沒的影展。





由1977至今,電影節曾經在2020年因疫情關係而取消,由2020年至2022年香港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影節選片與電檢門檻、政治審查也難以避免。印象中以前有個欄目叫香港電影面面觀,裡面涵蓋主流與獨立電影,例如是影意志發行的電影,亦有些本地獨立製作與社運的紀錄片,但這些在今日的香港不容於世。變相香港出品的電影要散落到別的城市放映,是一個遺憾,但電影節方面也盡量搜羅一些在灰色地帶的電影,電影節當局在售票與退票各方面未必盡善盡美,但可以包容的。在2013年電影節協會另外設立了Cine Fan的放映,主辦單位曾經舉辦過會員優先場與社區放映。


回到電影節的研究,第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閉幕電影有胡金銓的《俠女》,翌年一群電影研究者在第二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提出保育電影的理念,要求設立電影資料館。政府終於在1993年籌辦,終於在2001年開幕。在去年電影資料館成立二十週年,一級館長Priscilla曾經分享過她在香港與美國搜集電影拷背與修復電影、與電影界中人結識交談的小故事,例如她去邵氏影城看過《十萬火急》(杜琪峰導演)的一比一消防車,又例如在九十年代在廢置的戲院找菲林拷背。這是另外的故事了。不過我們要想的是現在的電影節還具備什麼功能?以前電影節舉辦供大專生而設的影評班,現在這些具教育意義的活動已經不復存在,一方面是資源分配、另一方面是影展押後延期而有所影響。大多數影迷的願望是來年影展能夠回復正常而已,今時今日影評人的力量不復老一輩人積極參與、博學多才,而且談電影節的電影多數給予人一種高不可攀的感覺,變相電影節只是一個圍爐取暖的活動。不過有些重要的歷史,重要的事情也是要記下來,為後人種樹。









回首電影節,主辦單位曾經舉辦過粵語片、功夫電影的專題研究,在2011年電影節與電影資料館有一個中聯電影的放映回顧。電影節的選片小書是研究電影節歷史的重要文獻,另一方面專題展覽與影人的專書也是影展的一部份,例如是焦點影人的專書,例如是劉偉強、曾志偉、張艾嘉、邱禮濤等也是座上客,又曾經出版過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與成瀨已喜男的專書,近年筆者個人的電影節相關的藏品之中比較特別的是廉政劇集專題的特刊,一來是非賣品,二來是廉政公署早已與當下的香港一同沉淪。






現在坊間太多各式各樣的電影節,但國際電影節依然是香港的主流影展,港產片在影展做國際首映,亦有一些比較另類的放映,要數到演藝學院出品的《咖啡或茶》,在電影節以外壽終正寢,再沒上映的機會。看電影節有時比較重要,又例如幾年前百老匯電影中心的亞洲電影節放映了同是演藝學院學生的《小學雞大冒險》也是外界無法看到的。去年有組織與有心人放映了何藩的絕版電影,電影節讓我們認識別國的文化、世界的潮流與一票難求的絕版影片,認識國際級的導演與演員,電影節當局曾經邀請過法國影后雨蓓來港,還有與大使館等文化機構策劃電影專題。筆者記得有一年做過波蘭電影專題,還有紀錄片也是相當高質的策展。





後記

寫《香港大會堂建館六十年》(上下篇)花費了不少時間、心思作搜集,文筆比較粗淺,盡量將兩個講座的資料加上所搜集的內容整合。有不足之處,敬希原諒。對於香港掌故歷史還要多增補,日後有機會再談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歷史。在這個從電影會到電影節的講座,最大的感受是以前的文人用行動說話,以謙卑務實的態度開創自己的路,拍片、評論、寫書。而今日作為後輩,聽前輩說故事當中發現了很多脈絡與過去的事,從許仕仁的遭遇、大學生罷課到今日的學運、社會一日千里的發展,從前的人視去大會堂是一整日的活動,現在交通便利,假日的中環是外傭姐姐的開心樂園,塑造了香港一道華洋共處、和而不同的風景。



延伸閱讀:

1.黃夏柏:私映記一第一映室到進念(2021)

2.喬奕思:書寫當下:香港國際電影節側記(2017)

2022年8月25日 星期四

【香江歷史尋寶】香港大會堂建館六十年(上):電影文化與世代傳承

 香港真係好靚,我地真係好撚鍾意香港,這幾年大家對如何愛香港有新的解讀,可以是愛的反面是恨,又可以是比以往更留意香港的事物。香港大會堂從1962年建館至今,歷經六十年,每隔一個十年館方就會辦回顧展紀念這座建築物,亦讓我們回顧歷史軌跡,立身處地感受當中的變遷。大會堂由康文署屬下管理,館方設有高低座、婚姻註册處、辦公室、音樂廳、劇院、圖書館,設有多個展覽廳、以前更設有藝術館的部份,其後香港藝術館搬遷至尖沙咀發揚光大、自成一角。





現在香港最新有西九文化區(裡面有M+博物館(含戲院)、戲曲中心、自由空間、故宮博物館與西九海濱組成的園區)、又有中環以藝穗會(即將完成歷史任務)、大館舊建築群的小文化圈、尖沙嘴海傍以文化中心、婚姻註册處、藝術館為主的園區。香港社會經過幾十年本土意識與城市規劃的轉變、社區設施得以改善,包括民生的基礎建設,如社區中心、體育館與圖書館、公園等等。香港大會堂圖書館是全港第一個供市民免費享用的圖書館設施,在中環的新海濱、代表中產的區域、有一個對住海景的圖書館,在六、七十年代是相當高尚。而香港大會堂建館六十週年在2022年刊憲獲評為法定古蹟,箇中原因離不開它的現代包浩斯的建築風格與對香港藝術文化的意義,同時也有紀念二戰死去官兵的紀念花園。


適逢大會堂六十週年,康文署與大會堂舉辦了一連串活動與講座,包括圖書館、粵劇、電影、舞蹈供市民參加。早前舉行了兩場以電影文化為主題的講座,別具意義,在此將講座的內容細意整理與以個人筆觸重新認識大會堂。每代的香港市民對大會堂都有他們的印象,中老年人對大會堂印象應該會較深,去圖書館、聽音樂會、看劇場,現在的大會堂仍然是香港不可缺少的表演場地,其中香港話劇團、小交響樂團是館方的合作伙伴,近幾年在大會堂的電影放映已經賣少見少,以電影文化為中心的位置已經漸漸褪色。原因是大會堂的位置與只能放映35mm的菲林電影,但近十年影展大多數以數碼格式放映,即使有菲林也是少數中的少數,故在商業競爭與場地的制肘下,漸漸淡化。





在這兩場講座,筆者獲益良多,聽聽上一輩的人說說香江的歷史,對香港電影的所思所想,聽一下中老年人對大會堂的感受,由走堂、拍拖、結婚,無獨有偶的是在《七人樂隊》裡林嶺東的《迷路》出現了對舊中環、舊香港的懷緬,對於老港來說大會堂與旁邊建於1954年的停車場是地標,在戲裡任達華在大會堂外與保安就吸煙問題有幾句爭拗。要認識大會堂可以用多方面研究,歷史學、建築、城市學、又例如它作為一座具殖民地色彩,以前英國皇室成員在皇后碼頭下船,在大會堂必定有官方活動,又例如每年香港的法律週舉辦的活動在當地開幕與在外面舉行升旗禮與檢閱,港督必定在大會堂進行宣誓儀式。再配合舊有的天星、皇后碼頭,形成五十年代具功能性的實用建築群。


《迷路》鍾景輝與任達華演父子檔,在大會堂外取景



在2007年當時的八十後青年提倡保育天星與皇后碼頭,當時的青年林輝以大鐵鏈鎖住自己,成一時熱話,前任特首林鄭月娥(時任發展局局長)與青年對話,答應覓地再建皇后碼頭,至今不了了之。在講求去殖化的香港,大會堂作為戰後有意義的建築物得以保存下來,我們就有責任認識與了解,這幾年間香港失去太多東西,核心價值的、文化傳統的,如霓紅燈牌、舊茶樓點心妹、甚至是鄉郊色彩的村落、船廠、木廠、手藝的失傳,令人惋惜。前排電視台重播二十五年前的劇集《難兄難弟》,再見雍雅山房,我們只應在光影裡尋找過去的回憶了。大會堂的意義在於在電視劇集/電影裡的出現,亦包括久違了的中環海濱的集會與活動。在電視劇裡男女主角相約去大會堂看表演、求婚、等人云云。


關錦鵬對大會堂的情感與《八個女人一台戲》

在這次的講座有位前退休的大學教授提問到大會堂是不是被邊緣化的問題,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到底新一代的年輕人如何看待大會堂,又或者如何保持競爭力,大會堂是不是一個孤島,這個可以加入城市學/香港學的研究。可以講的是大會堂看似是孤島是源於天星/皇后的清拆與搬遷,令到這個地方不再方便,距離地鐵站一段距離,要很故意去這個地方才會去。至於年輕一代對大會堂的感情一定不及老一輩,香港地車資昂貴,對於新界市民去大會堂就是一整日的活動,即使城鄉差異有所拉近,但車資的差異卻很現實。不過遇上合適的活動還是會去大會堂,例如聽獨奏會、看話劇演出等等。而大會堂的一個文化意義是在於華洋共處的地方,1962年開館第一個演出是倫敦愛樂樂團的演出,接著是粵劇開山,適逢開館60週年館方在疫情下安排了倫敦愛樂樂團作錄影演出,同時大會堂是香港第一個政府的公家場地,在五十年代香港首個私營的表演場地為璇宮戲院,後來改名為皇都戲院。現在由發展商進行保育修復的工作。





其中一場講座由影評人登徒與關錦鵬導演主講,當中提到關導演在進入TVB訓練班後成為大會堂的常客,接觸現當代的表演藝術。當然他青年時期也有在大會堂看電影,登徒提到大學生時到大會堂看電影節的放映,認識了一些朋友,包括電影節常客黃耀明、黎妙雪、張偉雄,他們都是香港文化界的一員。現在香港一年有約二百個大大小小的電影節,單是電影節協會舉辦的電影節就有兩個,再加上日常的專題放映、商業機構的電影節,今時今日電影節的定位與角色與以往幾十年前甚具場外社交、研究電影(電影節推出專書、講座、專題放映)是有所分別。


要講到電影節最明顯的變化是香港政治氣候的轉變,過往曾經在電影節看過香港獨立製作的紀錄片,當時主辦方與本地獨立電影的組織有合作,到今日敵不過電影審查制度與這方面,不禁令人反思電影節談不談得上具國際視野。正正HKIFF(香港國際電影節)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由1977年至今已具四十多年的歷史,而大會堂是電影節的起點,幾十年後這個起點面對老化的機件,不方便的地點,已經被淘汰了。印象中筆者在歷屆的影展也曾經去過大會堂,盼有日設施改善,再臨此地吧。


來到關導的部份,關導一方面談了一些香港電影的事情,一些他的朋友、他的電影還有他的童年,這些花邊的消息在此文就不打算談,主要集中對大會堂高雅的印象與其優雅的建築美學,在他眼中是獨一無二的,大會堂亦代表了他那個年代的藝術青年的生活。另一方面談的是拍攝與大會堂有關的電影《八個女人一台戲》,在戲中圍繞舞台劇而生離不開取景維港與劇團的故事,因此有些戲份在館內的劇場取景。電影曾經在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但因為是合拍片的緣故,遇上政治審查而上映無期。據關導所講最初開拍的原因是編劇魏紹恩提到大會堂可能要清拆,於是萌生起這個故事。在戲中除了後台是搭景外,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在大會堂租了幾日原址拍攝,電影在電影節放了兩場,去過釜山與新加坡電影節,至今經過四年停擺未能在香港正式與觀眾見面。





據關導所講在戲中的對白出了「問題」,兩位女主角鄭秀文與梁詠琪講到維港真係好靚,另一人和應以前水深港口闊仲靚,誰知講了一句「主」要收回又有什麼辦法。在內地過審出了阻礙,這個「主」不是上帝,而是內地部門的一句話。蒸餾水廣告的香港真係好靚被投訴,粵劇演員一些話被觀眾投訴國安法,就連一部香港電影也離不開政治現實。不難理解合拍片變得兩面不是人,而我們作為觀眾也只能盡其本步去選擇與衡量。


幸運的是大會堂是第一座戰後興建而獲得保留的法定古蹟,儘管時下香港多想去殖化也洗不去舊有的歷史與集體回憶。另外在這個講座以外都聽得出關導勉勵新一代人的心思,以及他的電影與生活有濃濃香港特色,他的新作短片有吉席街的高先電影院、《胭脂扣》的如花與港島的街景,他以前拍類型片的妥協與表現的風格,都使他成為香港一位舉足輕重的電影作者。而他現在做的是扶助新一代、教育下一代的電影工作者。無論是已故的林嶺東導演還是關錦鵬,在他們取景的作品都看到他們老一輩的導演的回饋。




對於大會堂的故事又豈只這些,文章太長了,下篇將會以有限的資料談到大會堂放映藝術電影的歷史與電影節前身的點滴。


參與內地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內地演員、跨界表演者齊溪




2022年8月16日 星期二

讀一本電影原著:《汪洋中的一條船》一踏浪者鄭豐喜短暫而艱苦的一生

 


去年香港導演會在高先辦了李行導演的回顧展,筆者選了《汪洋中的一條船》,同場的觀眾有黃修平導演、張同祖導演、身旁坐的有章國明導演與他的太太,順帶一提是在戲院遇見了胡楓先生(今年老先生90大壽,成為全港最老開紅館個唱的藝人,恭喜修哥)、姜大衛伉儷星光熠熠。這些電影歷久不衰,有借鏡的地方,以《汪洋中的一條船》為例,電影語言的運用,作品對社會的影響力。看這部電影感覺是沉悶老土,我們現代人看電影慣了要官能刺激與娛樂性,所以對平淡如水的東西產生抗拒的主觀反應。事後沉澱下來思考,很肯定講這是一部好電影,令我改觀的是電影不煽情、樂觀、自助又助人的精神,帶有台灣的鄉土氣息與人文關懷,帶出鄭豐喜苦難而自救滿足的一生,亦有部份文學與宗教元素。





看罷原著的自傳知道電影的改編與主人翁生命的高低起跌,電影改編了一些元素,盡量隱惡揚善。例如沒有提到兄弟姊妹對鄭豐喜的歧視與呼喝、他在學校面對的欺凌與同學打架、電影加強了他與夫人吳繼釗的愛情故事,加插了一段颱風中下繼釗(林鳳嬌飾)到鄭豐喜(秦漢飾)的宿舍關心他的情況,二人排除萬難堅定要在一起。還有的是後來鄭豐喜患癌與死亡的戲份都是電影才有的,電影在1978年拍攝上畫,當時是鄭豐喜去世後三年,中影與吳繼釗簽下版權得以成事。在書中吳繼釗寫到只要能助丈夫成功,她願意犧牲的高尚情操。健全人嫁給殘疾人受了家人的壓力,繼釗對丈夫的愛是真愛。鄭豐喜因肝癌逝世,終年31歲,留下一對女兒,在他死後電影與書籍的出版交涉都由繼釗負責,他生前成立了基金、鄭豐喜圖書館,直到現在仍然是有影響力,書籍是一本家喻户曉的作品。雖然鄭豐喜去世四十多年,他的遺孀仍參與行善與幫助殘疾人的運動,身體力行。

吳繼釗

鄭豐喜





坦白講對台灣片認識不多,特別是久遠年代的,翻查資料才知道他被譽為是台灣電影教父,擁三個金馬獎最佳導演,七部最佳劇情片的殊榮,拍這瓊瑤小說改編的作品、亦拍過香港馬氏影業的電影(東方日報家族)。作品以健康寫實為主,大致了解一下李行的生平,要完成全展就要看日後的機會了。2021年,李行導演與他常合作的編劇張永祥分別以91歲與92歲高齡仙遊。二人分別獲得金馬獎的終身成就獎,地位超然。


影評人登徒在分享上提到《汪洋中的一條船》在七十年代的台灣的影響力,當時台灣被踢出聯合國,政治形勢不明朗。台灣的總統真愛看書,無論是蔡英文在網絡上亮書單,昔日蔣經國也注意到這本書與鄭豐喜的故事,本書的原作為《汪洋中的破船》,是鄭豐喜投稿到報社的散文,及後在各路人士的鼓勵下成為了這十二萬字的自傳。而蔣經國特意致涵為這本書賜下新的名字,以尊重鄭豐喜殘而不廢,力爭上遊的精神。一個小小的國民能獲得如此厚待,書籍多次再版,更成為台灣小學生的讀物。談到這部電影,有幾幕值得一談的,在戲中以風暴交待了劇情,五哥對豐喜的救命之恩、繼釗對豐喜堅定的愛,意味豐喜經歷過一場又一場的風雨,這些戲份都拍得很紮實,以風雨作時間線與分水嶺。





在電影裡同學都知豐喜的單車被偷而送他一輛,這段戲是感動的,在小說裡他經歷一次又一次的障礙都是有人幫助度過難關,既是出於同情,也是出於他的經歷與上進心。十歲才讀小學,成績名列前茅,家境環境差,他不能走路就爬去上學,終於到二十歲才有義肢。在學期間苦學成才,貢獻社會。在這段戲看到鄭豐喜的人格魅力,深受同學愛戴。另外是電影裡的臨終的一段,穿插著鄭豐喜在彌留與村民祭天廟會祈福,整個過程就好像是循環,生與死、希望與終結交替,描寫生命的唏噓與無奈。


鄭豐喜死時31歲正值青壯年,大好青年,在當地社會具影響力,以至本書得以繼續出版,而在書中有不少提到他接受訪問與捐助的事跡,在書籍出版後成為了當地的傑出青年,社會的模範。鄭豐喜由一個鄉下人成為國民皆知的勵志人物,其後亦改篇過電視劇,不過看似是哭哭啼啼的改編,不值一提。而我們需要正念的時候可以旁觀他人的事跡,得到啟發。在書中鄭豐喜是個有才華的人,雖然他比一般人遲上學,在演講中甚為出色,但因為殘疾而被校方打壓而不獲參賽資格,但後來他成為演講家振奮人心。又例如在他多次的失學危機都遇上貴人籌錢,家人籌錢完成學業,某程度上也有幸運之神的庇佑。本來他討厭家鄉帶給他的譏笑與苦楚,但最終他選擇回家鄉教書,身教回饋鄉民與下一代。他的成功勵志背後是經歷很多磨練、不公,同時因著他的際遇而苦盡甘來。


鄭豐喜的童年生活過得悲慘,一出生媽媽就想弄死他,深怕孩子以後的日子不好過,家裡兄弟姊妹眾多,但媽媽日後還是花金錢不斷帶他求醫,也是有愛的一面的。六歲那年,媽媽將他賣給了流浪藝人,在路上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流浪藝人死後他曾遇上婦人的照顧,但被視為災星而被拋棄,年幼的豐喜早就飽嘗人間的風霜。繞了一個圈才回到家裡,與五哥養養鴨子、在田裡挖蕃薯、烤田螺、捉蝗蟲,過著貧苦的生活。在書中大部份描寫他童年的日子與回憶,童年的自卑、孤獨、家人與周遭的人的冷言冷語,去到學校受到欺凌,意想不到的是他有能力反抗還擊,而且痛擊傷害他的人,所以要記住人不可貌相。





在這本書裡面看到他是一個很靜的人,他的世界很寂寞,家庭八兄弟姊妹關係有點疏離,在家裡又有點吵鬧。他的成長環境已經不好,得不到理解,有種天生天養、自生自滅的感覺。令人欣賞的是他並無流露出怨恨的想法,相反他很努力生活,與自然環境、與不可抗力共生,所以這本書與電影有成就是代表了五、六十年代的台灣社會的貧脊,眷村的生活、底層默默向上遊發奮的故事,是台灣社會具有時代與代表性的小人物。在書本裡的文字與經歷都是出至他個人的第一身想法與心態,以二百多頁牢牢說出他前半生的經歷,當成是生命歷程閱讀。個人認為這本書最大的意義是助人助己,鄭豐喜比喻自己為破船,在他身邊幫助他的人是他的燈塔,扶助他在汪洋中航行。電影版更強調風雨與他的漂流,更切題。而看小說只是深化對鄭豐喜的了解與電影的改編,人物更加立體。


在看完電影與原著後,有幾點要思考,首先是當時的媒體的報導使到鄭豐喜的故事受到關注,得到了不少市民的捐助,其次是我們對殘疾人的態度往往擺錯了心態要同情他們、要比較殘疾人與健全人之分。當然鄭豐喜的故事是勵志感人,但是很容易就墮入賣慘的想法。李行導演與編劇的強處是將一個主旋律的故事,寫成生命的消逝與無奈,在電影最後嬌妻繼釗對女兒的痛罵,一個本來理性的人也變得不理性了,畢竟我們是人。在書裡對繼釗與娘家的描寫不太多,有不少評論都認為繼釗嫁給殘疾人是偉大的,畢竟我們看人都會有標籤。其實拋開殘疾人方面,鄭豐喜也只不過是個普通人,只是有一點不良於行,他的智力是正常的。當他裝上義肢與成長故事得到媒體的廣傳,成為了當地的勵志助學的故事,在當時社會成為佳話,媒體功勞居功至偉,而他選擇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由爬行的故事到直立人,就好像一個奇蹟,不可能的誕生。





今時今日看這部電影與小說,別具意義,特別是電影的文學元素與改編都是健康正直,每個人物、包括鄭豐喜的人物性格都是正面的,值得一提的是片裡加插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戲裡以這篇文預示了鄭豐喜的死亡,將林覺民寫給陳意映的信作楔子引伸到主人翁的夫妻的一往情深,亦代表了當時的家國情,林覺民的愛國情操借代台灣當時的國際地位,《汪洋中的一條船》成為他們當下的文化標竿與精神的寄託。如今經過八十年代,台灣的政治、民主、經濟發展,不再是汪洋中的破船。反之,香港的電影欠缺文學的深度與視野,要拍一套勵志而不煽情的電影,如何鼓勵香港人振作而砥勵前行,不去消費個人的不幸遭遇,個人認為這部電影與小說對華文社會皆有借鏡之處。


2022年8月7日 星期日

【鮮浪潮2022(三)】《金馬高雄精選(一)》(下)生者如斯.逝者也如斯

 上兩篇《金馬高雄精選(一)》提到了《姊姊》(阮鳳儀導演)與祝紫嫣的短片《凪》,來到這個放映的最後一篇談餘下三部短片。電視上會放映今年本地競賽的作品,所以這幾個月也希望以簡短的文字分享與支持年輕的新力軍,無獨有偶家人在觀看這部短片集前逝世,曾經有想過放棄去影院觀影,但又很想看阮導的作品(參見中篇),於是硬著頭皮與情緒去看,經歷生離死別是不容易的,但這是一個必經之路,看電影某程度上也是治癒的,拍電影的人有信息傳遞,如林書宇導演的《百日告別》以告別亡妻、洪榮杰以電影紀念死去的男友。





在餘下三部短片《家家》、《看海》、《講話沒有在聽》都是有質素的短片,而且發人深省。三者都以生死為主題,《家家》由黃綺琳率領一班金馬學院的學員創作,描寫疫下的生離死別與孤獨感,失去父親的少女回到台灣,遇上失智的鄰居誤認作女兒,上演一段角色交錯的經歷。《看海》是一部恐怖片,出自《家家》其中一位導演林柏瑜,年邁的老婦帶著有智力問題的兒子生活,家無寧日,照顧日常起居又生怕兒子不受控制。連晚上也不能安睡,生活重心都在兒子身上。終於有一日她決定帶上兒子去尋死。這一個是生死抉擇的命題,死可能是一了百了,但生存比死更需要勇氣。母親帶兒子來到這個世界就要付出愛與責任,是母親與兒子相生相害的宿命。





《家家》的少女在疫下處理家父的後事,失智的伯伯誤認女兒,二人基於惻隱之心與孤獨而一起相處,父親與女兒的缺席使他們似是有緣人。伯伯為少女煮飯,投放對家人的感情,影片很家常,節哀不一定順便。總是有一個難過的時候,所以少女在這個時間遇上伯伯也是對亡父照顧責任的投射。兩個寂寞的心相遇,奈何這個夢要醒來,少女始終要回到她所屬的地方,而影片最後伯伯患得患失,又再孤單一人,無處安身。生命就是如此無奈,有時只為了一刻慰藉與陪伴。至於《看海》是一個照顧者的母子故事,母嬰以臍帶相連,當垂垂老矣的母親無力照顧小孩就綁孩子去尋死,社會上無人幫到他們,當他們愈接近死神,一步一驚心,死可以解決問題嗎?可能生存比死更悲哀,據導演所講他希望拍這種題材喚醒社會人士對照顧者的關心與困難、這一次尋死未果,又會不會有下一次。《家家》與《看海》都是老無所依的故事,他們都是被社會忽略的底層,展示出人文關懷的一面。這幾年不乏對疫情的創作,除了恐懼以外,對一些人來說是改變,一些人的親人離世了,有些人孤立無援,它令我們看到生命的無奈亦有人性的考驗與真善美。《看海》裡的母子相濡以沫,不帶有社會控訴成份,只是帶著為母則剛的心態好好活下去,潮起潮落,只要轉念就可改變生命。


《講話沒有在聽》的導演是《逆光飛翔》的編劇李念修,這個故事取材她家父的死亡與他的人生觀,女主角有台灣影后楊貴湄。講述導演的父親去世後發生的荒誕故事,例如父親死後她的媽媽不敢相信他真死了,用了各種的工具測量生命體徵。片中有少量戲曲元素,取材至父親愛唱京劇男旦的喜好,更有一段同志的情誼。這部片特別在於幽默諷刺,家人在死後開玩笑,飾演死者的演員反問家人,可是講話沒有在聽,他試圖找些方法令家人明白他的意思。死亡不一定是哭哭啼啼的,也可以是令人舒心釋懷的告別。其中的一段提到楊貴湄演的媽媽不願相信丈夫的同性戀情誼,不讓他聯絡舊友到最終舊友也來送別,生者與死者與河邊唱戲,彷如回到舊時。





導演在15年推出了《河北台北》的紀錄片,是有關他父親在遊走在國共兩黨的歷史事跡,當時他的父親因病去死無緣看到,所以她就創作了這部家庭元素的短片。在戲中觸碰了死亡禁忌,家屬不顧反對帶屍體遊街,最後一次與他散步,既溫馨又搞笑。又例如家人對死亡都有著有心理準備的態度,不悲傷,還在屍體面前談天說地又互相指責。但在關鍵的時候一家人再怎樣鬧,他們都聚在一起完成爸爸/丈夫的遺願,與他走最後的路。這部片對死亡的豁達、家人的牽絆,是一部有溫度與開解人心的電影。導演最想表達的是不要愛得太遲,亦表達了他爸爸的性格與個人的投射,導演的爸爸有同性戀傾向仍然走上傳統婚戀的道路,得到子女與太太的諒解。在這部片的難處是處理群戲的一言一語,從尋常百家事、歷史、家庭倫理、到戲曲元素再加上老戲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足以哭笑不得。死亡並不可怕,可以辦得有體面而令到大家都安心與讓死者離苦得樂。



對我個人而言看了這幾部短片,在戲院放低了些眼淚,人就是很無奈的,正所謂在橋上看風景,橋下的人也看你。這些短片訴說著人生的無奈,你以為自己很慘,但外面的世界一樣殘酷。我感謝這些電影陪我過渡這一件事,讓我感受到人間的溫暖,對生死有看法。通過白事經一事,長一智,更多的學習珍惜因緣,活在當下,少些埋怨,多點聆聽。


鮮浪潮的作品還有很多,接下來也會分享台灣的禁片與香港導演的作品,密切期待影展後的動向。在香港/台灣拍長片機會不多,可以的話看看短片試試水溫,看看那些導演有創造力與看看電影的傳承。香港導演移居台灣就成為導師帶領金馬學院的學員創作,香港人是有創意的份子。另外,今年本地的鮮浪潮短片有粵劇與武俠元素,填補了主流電影的空白,stay tune for more.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