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Mid-night,我愛午夜長.從《晚九朝五》到《喜愛夜蒲》中的X世代


《喜愛夜蒲》長拍長有,已經出到第三集。縱觀三集離不開一個命題,就是標榜歡場有真愛,如此下去換湯不換藥的話,換掉男女主角保守估計可以拍到2046。三集的《喜愛夜蒲》展示出現代男女的男歡女愛,男的下體痕癢、女的大開中門,對戀愛、對性態度的開放程度與性空間不足的問題似乎成了反比例。近幾年,或者香港已經再沒有一些專拍土炮三級片的女星,所以就找些少女模特兒露露肉、穿穿性感內衣,基本上意圖就是買肉。

有電影研究者認為《喜愛夜蒲》是本土電影,近幾年香港捲入了合拍與本土的紛爭,但「本土」的意義是什麼?蒲文化又是一種怎樣的東西?這些電影有沒有帶出寫實、文化的一面,實在難以看到。《喜愛夜蒲》的英文名字Lan Kwai Fong(蘭桂坊)的確是有香港特色,但拋開名字去看,根本就沒有任何本地特色。香港的蒲文化有什麼賣點,有什麼有趣的地方?電影裡看到的只有是一班人無時無刻沒理由的開派對,在夜場內不斷的喝酒、目標是要把異性帶回家,以性為目標,粗俗一點講是「集郵」或者是「食家」。

                         

電影中的少男少女,夜夜笙歌,真是有心有力。香豔的海報、女性的乳房也成為了電影內外的討論對象。《喜愛夜蒲》有資格拍成電視劇,有資格拍下去,皆因演員比劇本更加重要。我們先不好質疑這些電影的可看性,而是看看對身邊人的影響。曾幾何時,我也不明白為何《喜愛夜蒲》會吸引到觀眾入場,這種明顯是買性感的電影、內容完全是不濟。但只要多走上街頭,聽聽年青人的對話,很快就明白了「老蘭」的重要性。

其貌不揚的少女向友人說要去老蘭「蒲」、要去「溝仔」、身材肥大、滿口粗口的少男在快餐店討論電影內容,就可以知道電影的影響力有多大。曾經有一個同學在讀書時樣子平平,但畢業後不久後就去老蘭交上了老外男友。可想而之,蘭桂坊與夜蒲有將人改變的能力。這種的老蘭價值在年青人心目中是放任、自由,甚至有一種「醜女大翻新」的能力。在《喜愛夜蒲3》裡的PAPA就是好一個例子。

故此,《喜愛夜蒲》是有寫實的功能,男的有名叫「吳帥」,女的不得「吳璐」。聽說今日的蘭桂坊還有毒品與妓女雲集,成為了一個高端的煙花之地。只可惜的是《夜蒲》系列的敗筆之處是女的都是倒模,男的就扮型。在這系列電影裡看到某些的香港價值,女的想嫁個有錢人,出賣肉體,平日裝作純情玉女,實際上是好色的。男的,口水多過浪花,實質是一枚車大炮。起碼,電影也展現了性解放的一面出來,表達方式與內容固然蒼白,但觀者會感受到香港社會諷刺的一面,外頭風頭火勢,這邊廂慾火焚身。不斷的出軌、勾引、在電影當中只有這種自私、自大的行為,更加像一個愛情與性之間的遊戲,多於講述到去蒲的樂趣與見聞。

                                             
要講到在夜蒲上比較經典與有地位的要數到《晚九朝五》(1994),今日的筍盤陳豪與已為人父的陳小春都是男主角。《晚九朝五》的年青人與《喜愛夜蒲》的基本上沒有分別,將青春揮霍、性上癮,認為這樣很新潮好玩。《晚九朝五》後來在台灣被翻拍,成為了由戴立忍拍攝的《台北晚九朝五》。以前的性愛與今日的性愛,最大的分別是以前的鏡頭還會遮掩,《喜愛夜蒲》裡突出的是主角的胸線,要多大有多大。而在《晚九朝五》集中的是一班朋友的日常生活,要滾去蒲相愛的都是同一群人,沒有盛大的派對,有的是都市的迷失與對性的渴求。

同樣都是X世代,《晚九朝五》比起《喜愛夜蒲》有先見之明的是它描述了青年人在成長、在都市的沉淪。他們失去信任、失去自信。而《喜愛夜蒲》裡的女生都似乎是港女,例如是為了氣男友而去蒲,又或者是心裡一早盤算好要如何把男人送到口裡。《晚九朝五》交代了一個群體裡的變化,有些人終日為性而性,有人醒覺、有人走上極端。最美一幕,是屬於誰的?

另一方面,《晚九朝五》也用到了紀實的手法穿插其中,並不是純粹的為玩而玩的電影。對這種的活動有探討之處,二十年前的電影可以做到談性之外還談道理。今日的電影並沒有一種引人反思、引人思考的模式,只有心生的邪惡與虛偽的愛情,都是空談的。至於,二十年前的電影尺度和今日比起來,似乎《晚九朝五》會大膽得多,男女主角面對裸戲並不兒戲。無論是《晚九朝五》還是零二年的台灣版本,都會比《喜愛夜蒲》宏觀得多,在探討性方面並不是得手了事,而是有人情味、有友情在裡頭。

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電影亂象】《手機有鬼》(APP)之外,觀眾心裡有隻鬼

荷蘭電影《APP》標榜一邊玩手機、一邊看電影,在電影院裡關掉手機是常識吧,這次反其道而行,效果只有弄巧成拙。今時今日看電影追求的已經不再是「電影」本身,而是興起綽頭,例如某某戲院辦親子專場、三級電影辦女性專場、辦各種的謝票、見面會、還有興起了「玩味」。看電影的規矩可以被打破,親子專場可以讓父母與子女「溝通」,所以這次的《APP》就可以大條道理玩手機,要製造特別的觀影體驗。

有些電影人討厭3D技術,認為電影不需要花巧。在《追蹤電影未來》(Side by Side)就提出了菲林與數碼的爭論,不論是怎樣的制式,我們都無法否認電影人角色的轉變。在這個新媒體時代講的是「人人都是XX人」,所以今日攝影師在電影的地位開始被消退,過往他們在拍攝電影是有話語權的,但今日電影有更多人的介入。特別是特效師與調色師,還有的是導演身份的轉變,導演也拿起攝影機來拍了。面對這種的轉變,唯有靜觀其變,有新的技術固然是新奇有趣,常說藝術是顛覆的。在戲院裡玩手機的綽頭,其實也不能夠維持很久,特別是當電影出版了影碟之後,又或者觀眾的手機並不能夠用那個裝置,所謂的想法都只是空談。一試是無妨,不試就不知道龍與鳳。

                 

今時今日觀眾在對待電影的心態早已不一樣,時不時看到有些人在戲院裡發短信、講電話,所以這次玩電話是對那些人有好處,起碼可以直接玩電話。但面對這種雙屏式的放映與互動,反而會令人質疑它的效用。首先,電影連劇本也未疏理,隨便弄些兒戲的情節就裝作玄虛,連最基本的懸疑、恐怖片的橋段也欠奉。第二是即使無手機的應用程式互動也可以把電影看過明白,那為何要節外生枝?當電影的劇情處處讓人犯駁、製作幼稚時,根本就無需要花錢製作一個程式。連最基本步也未做好,就想一步登天,這真是荒謬。

在描述女主角被APP騷擾的情節,描寫蒼白,電影裡枝節還蠻多的,其中包括女主角的男朋友、同學與老師的關係,奈何未能融會貫通,有點散渙。這種外國的B類電影,本來有很多CULT與恐怖的元素值得參考,但在這部《APP》裡只有不斷的爆炸與裝出來的恐怖,沒帶出任何對媒體、對手機的恐懼。有的只是看到女主角被應用程式控制、身邊人不斷死亡的場面,亳無意思可言。

電影最敗筆的是演員聲音的問題,全片彷似是畫外音,後加配音,並不是原汁原味的錄音。與其說《手機有鬼》,與其要花巧,倒不如用額外的資金修飾電影的缺點。今日的電影工作者難免是少看了劇本、編導的實際,有的只是隨心所欲,製造了一些爛片,不切實際之外,更以為自己很有趣,洋洋得意。

其實,看電影還是專心的吧,玩手機只會分心。電影人用心拍攝,觀眾用心觀影,用心體會才是電影的傳承之道。新的技術並非差,只需要用得其所就可以了。這種愚弄觀眾的電影最好不要再出現。

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

【閒話小品】《成人世界》(Adult World):失敗是文藝青年的必修課

小電影的價值不志在要反映什麼大道理,一個老掉牙的小哲理、小人物的故事也會不經意的令人心動。報章雜誌上經常看到批評新一代的報導,說他們懶散、說他們自大,更悲哀的是說他們沒有夢想。新一代的夢想被城市空間排斥,大學選科由父母決定,在成年人眼中小孩子就是他們的附屬品,孩子想幹什麼就會被批評。整個社會有一股打壓追夢者的氣氛,香港青年最悲哀的是連空想的空間也沒有,別說成功與失敗與否。青少年在進入成年世界之初就已經感受到社會壓力,要堅持夢想需要的是無比堅定的志氣,還有是不怕失敗的毅力。香港青年需要的是據理力爭,而不是隨便的放棄。

                    
由Julia Roberts侄女Emma Roberts主演的《Adult World》是一部勵志的小電影,一個想著當詩人的女孩Amy在過程中屢屢碰壁,在拜師學藝時又被導師處處為難。同樣,喜愛文藝不等於能賺錢養家,市道艱難,全世界的青年失業率也很高。在找工作的途中又遇上不幸的事件,糊塗地、隨機地就走進了售賣色情用品的店裡工作。起初,她是認為這份工作是低級的,對性是抗拒的,但久而久之隨著工作上所遇到的人,她意識到職業無分貴賤。

事實上,她工作的地方就會做「Adult World」,意義有點語帶相關。一方面她每天接觸色情事業,性的作用相對是有含苞待放的象徵。其二是她從一個社會新鮮人的身份看待周遭的事物。夢想看似是空談,但她仍然堅持。不昔一切找尋出版的機會,但最終反被他人教了一課。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途上都會遇上林林總總的失敗,無數的夢想被落空,但起碼有嘗試過、參與過。一半是天才,另一半是運氣。如果一條路是不行的,可以試試走別的路。過去有些藝術家在生前懷才不遇,到死後才吐氣揚眉。

有時候,我們未必一定要得到他人的認同才肯定自己是成功。在戲中,Amy的同事是個繪畫高手卻一直收藏自己的作品。不一定是被看見了就一定好,有時看不見更加好。急功近利,只會是一件壞事,反而轉個心境、謙虛一點較有好處。在戲中Amy由詩人的夢轉化為寫黃色小說,其實這也是一條路。不是偷又不是搶。成名或許會帶來反效果,它令人反思到成功是代表什麼?當不當成詩人又有何所謂,今日是WEB2.0時代,要出書、要被出版其實一點也不困難,有自資出版、可以製作手造書。不一定要靠傳統的東西,今日是鼓吹自主的時代。

電影教會我們的是窮則變、變則通。天無絕人之路,有夢想是一件好事,同時也要從失敗之中學習,通過失敗檢視自己,再走向大世界。青少年自有可愛之處,該由他們自我發展,並不是向他們說不。正所謂「年輕沒有失敗」,讓孩子們自主並自我成長吧。


2014年2月21日 星期五

《千里伴我尋》:母親的罪.愛

英國小品《千里伴我尋》(Philomena)是一部滲透著回憶、歷史、親情與溫情的電影。這部作品的妙處出於在處理罪與罰、過去與現在、正義與邪惡身上。看這部電影不是要質疑誰是誰非,而是透過尋親塑造過去一段無知且不光彩的歷史。《千里伴我尋》的精彩之處在於在劇情的推動與觀感上,也沒有呈現一種輸打嬴要,爭取公義的手法。而是用上了軟性、人性化的角度帶出寬恕、帶出信仰上的愛,同時也帶出了陌生人之間的同理心與互助精神。 


   
   真人真事的電影並不容易拍攝,一不小心就會寫得煽情、定位不正確就會站錯邊。比較妥善的方法是帶出問題,把接下來一系列誰是誰非、道德判決的問題帶到觀眾身上。過去曾經有不少「尋親」、「尋秘密」的類型片,加拿大的《母親的告白》(Incendies)就是一部從子女的角度出發,找尋母親的身份,做到追本溯源,奈何電影帶有黑色的色彩,相當的壓抑,看完電影後也承載了包袱。相對《千里伴我找尋》來說雖不至於陽光,但在面對過去與現在時,主人公都能夠有一顆從容的心,當真相揭開之時讓人感到溫暖與欣慰。 
   
   當五十年前,女權主義未完全興起時,有些地方埋藏著一些不光彩的事情。而這件描寫的事情通過BBC記者的Martin的手裡記錄下來,然後就有了這部改編而成的電影。女主人公Philomena曾經是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因著一個「錯誤」與陌生男子發生一夜情而誕下嬰兒。在當時的社會對墮胎存有禁忌,且女主角一家是信天主教的。在現代教義來說,有一些規條是很荒謬的、包括是不准用避孕套,不准婚前性行為。在當時Philomena只好遵循家裡的訓示,走進修道院「贖罪」。結果,修道院的經營背後收藏著驚天的交易,自此與兒子相隔多年。 
   
   事情過去了五十年,尋人有如大海撈針,但仍一試。誰知道真相竟然在起點,走過半個地球,方才發現最愛的在身旁。通過電影的對立與矛盾,呈現了宗教世界那種唯我獨尊的一面。雖然電影不志在批評任何宗教,但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辦事背離教義,講一套做一套。第二是,記者的道德問題,傳媒在報導上會否有越界、影響到當事人的行為。當記者的為了追尋新聞真相,會否違背初衷,反成為了傷害者。在電影裡,我們看到的世界是有很多未解決的問題,但不同崗位的人最終只要透過關心與愛也會成為朋友。一切的問題,彷彿也不重要。 
真人版與電影版的Philomena

   從多方面去看《千里伴我尋》會發現到一些普世的問題,比如說是同性戀、愛滋病與政治,還有的少不了是媒體與信仰,各種議題共冶一爐。雖沒有特別的特究,但大致把當代世界裡被邊緣化的事物呈現出來,有一種反傳統、反常規的感覺。當下覺悟,得知一直尋找的兒子原來是同性戀者,那一刻女主人公的反應異常平靜,在觸碰想像與現實的空間裡看到人的多元性與包容性。 
   
   即使天主教裡不容許女性發生不道德的性行為,但女主角卻視這次性興奮為人生的驕傲。與所謂的道德價值完全是相反,在處理宗教信仰上女主角比起修女們更為厚道,更懂信仰的意義,起碼她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在待人接物方面較為親和。相對電影裡的修女從頭到尾給人的感覺是自私、偏激,與女主角的仁慈相比實在無法比。至於記者的角色,在電影裡就是事件的第三者,用局外人的目光試圖了解這件事,他的角色反映了觀眾的觀感,面對此等荒謬的事情,採取不原諒的態度,有種替感到氣憤的觀眾出氣的意思。 
   
   電影提出了很多問題,但沒有每個解釋,相反是它將這些帶到觀眾身上。把問題加以的融合,就像是一個球一樣的把問題包裹著。不代表不關心,只是世上有很多東西解決不了,再加上不能夠在短時間改變他人的價值觀。電影可以做的並不是說教,並不是旨意灌輸大愛的價值,而是要做到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達至和而不同的環境。《千里伴我尋》最大的意義是在於坦誠面對自己,做一個誠實的人,本著自己的信念做人就是了。那管它什麼罪與不罪,那根本是人訂出來的。聖經裡記載「不可論斷人」,其實很多時候都不過是當局者迷的把戲。 
   
  文/Dorothy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褻瀆經典】《秋日和》:從少女到婦女的原節子

小津安二郎的一生並無妻兒,但在他的電影世界裡卻剛剛相反。在他的「嫁女系」當中,多數見到的是有日本國民父親之稱的笠智眾看著年輕的女兒嫁到遠方,輕嘆著為什麼要生女兒,想著有機會要把別人的女兒娶回家。看著女兒出嫁,為人父者表面上是替女兒高興,但心如刀割。《秋日和》(1960)在嫁女系當中,相對較為特別,從以往從父親看待家庭的角度改為用母親的視點。而有趣的是在昔日在《晚春》(1947)裡飾演被嫁女兒的原節子,在十多年後的《秋日和》已為人母,並且育有一名花季之年的女兒。

                
在《秋刀魚之味》、《晚春》裡所描述的家庭都是圍繞在不能自理的父親,總是要女兒操心。從日常生活的料理、到衣食住行,女兒都成為了不可缺少的人。在男人們的聚會當中,他們經常提到要為自己找個伴,拼湊成老夫少妻的組合。人到老年,最希望的當然是有人照顧,有個女人在家為自己準備所有東西。在電影中的女兒不肯出嫁的原因,就是擔心老父無人照顧。然而,老父一面不想耽誤女兒的人生,不想成為女兒的負擔。另一方面,又擔心女兒一旦過了適婚年齡會無人問津。若要為了私利留住女兒,又會對她不公平。女兒的心願就是希望父親不用孤獨地生活。父親也得悉女兒家的心事,故意撒謊,使女兒安心出嫁。

而在《秋日和》裡頭,沒有父親的角色,但有了父親的一班朋友擔心好友的未亡人與女兒,更為了兩個女人的幸福奔走。原節子飾演的秋子撫養司葉子主飾演的文子,兩母女相依為命,情同姐妹。曾幾何時,秋子丈夫與他的好友都喜愛秋子,想不到的是這份情在若干年後一直維繫到。因著故友的情誼,男人幫對兩母女愛護有加。文子不想結婚,是因為不想母親孤獨,同時她認為自己暫時不需要婚姻。在小津的「嫁女系」當中也會看到勇於破舊立新的女兒,她們想追求獨立的生活,但最後也要膺服於社會制度之內,為求父親放心。

本來秋子對文子的婚姻並無半點憂慮,但背後的男人幫搞三搞四,引發起兩母女之間的誤會。男人們都以為文子不肯出嫁是因為秋子的問題,所以提出向秋子提出婚約。文子得知母親「被再婚」,心生厭惡,認為母親是背叛了生父。事件愈來愈多局外人介入,文子的好友到家勸秋子阿姨結婚。事實上連當事人都不知道自己要「結婚」了。

《秋日和》的特別之處在背後有些人做小動作,無意中破壞了兩母女的關係,但二人最終冰釋前嫌。文子最終還是選擇了婚姻的路,這是她的命運。而秋子一直也沒有忘記亡夫的愛,對他忠貞不二。原節子演的女人相對是堅強的女人,對感情的處理不像男人般善變。男人與女人對婚姻的角度也有所不同,秋子對女兒要結婚的事情基本上是從容,不強求太多的。她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倒是外面的人替她的女兒擔心,希望與文子相親。而她並沒有對女兒迫婚,更沒有如《晚春》、《秋刀魚之味》的父親般對女兒有內疚之情。

小津的電影是善良的,面對婚姻使的招數不是喋喋不休的催婚,也沒有一哭二罵的情節。有的是父與女,母與女之間的相交之情,不用說話就已經懂得家人的意思。母親留在故居看著空房子,女兒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該高興還是傷心?在這部片裡笠智眾沒有機會抱怨生仔還是生女好了,女人比男人不同的是女人不會把話掛在口邊。在《秋日和》的男人幫可真是諸事八卦,自己的家事還未處理好就去關心別人的事情。也許,這是對故友的特殊情誼吧,隨著年華老去,漂亮的女人不改芳容依然深得人心。在小津的電影裡,原節子不算是最美麗的,但她身上是有一種親和力。從少女到婦女,同樣是小津的電影,她是一朵標緻的花兒。

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閒話小品】《滾軸青春》(Whip it):Ellen Page的驕傲與自信

多數人認識Ellen Page是從《JUNO 少女孕記》(2007)開始,再早一點她是童星出身的,第一部電影作品是正式擔正的作品是《Hard Candy》(2005),其後她也曾經拍攝過多部獨立製作的電影,同時也拍過活地阿倫的《情迷羅馬》(To Rome with Love)。最近這位年僅26歲的型格女星在賭城的一個同性戀的會議上正式出櫃,拋出了一句「I am here because i am GAY」,擲地有聲。有些荷里活的明星到中年才向大眾公佈,有些人依然留在衣櫃裡,但有些人不理會別人的看法,最早出櫃的一個人也叫做Ellen。她就是今年奧斯卡的主持人Ellen DeGeneres。其實在當地的藝人也會受到出櫃所帶來的影響,特別是在事業上,Ellen也曾經受到了指責,但今天當地社會發展得愈來愈好,而一個女同志也能夠第二次擔任大節目的主持人了。所以,愛本是無罪。

陸陸續續有藝人出櫃,其中2013年茱迪科士打(Jodie Foster)則承認自己是同志,兜兜轉轉的緣份錯愛,各種所謂公開的秘密從當事人口中大方承認。同志運動要踏前一步的話,總不能夠靠外界的幫助,而是要需要同志本身的勇氣。

26歲的Ellen Page這次的舉動,無疑是為年輕人打下了一枝強心針,而據聞她會在2015年會拍一部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改編的女同志電影《Freeheld》,在戲中飾演Julianne Moore的同性伴侶。不論如何,還是可以期待一下。

講起Ellen Page目前的事業生涯,如果說《Hard Candy》是入世,《Juno》是一鳴驚人,那2009年的《Whip it)(滾軸青春》就是代表她的勇氣。這部由小說改編的電影,由影人Drew Barrymore執導,講述少女渴望逃離家庭的枷鎖,故事中的Ellen Page受到母親的強迫,要做選美皇后。在偶然的機會下她認識到溜冰運動,並成為其中的一員。

                     

在片中的滾軸溜冰是一項很火爆、很粗暴的運動,並不是優雅的。在比賽中要不怕推跌,取得排名與較好的位置。說她有勇氣是有兩點原因的,其中一樣是她從運動上獲得成功感,遇上挫折,迎難而上。第二是她與家庭之間的抗衡。從中她找到了平衡,其實與同志身份一樣,遇上了世俗的目光也可以一一粉碎眼前的恐懼。在電影中的Ellen Page型格非常,反叛是青春的象徵,而滾軸溜冰剛巧就是那種帶點壞壞的感覺,當然不同的運動自有不同的風格。而在背景、環境與人物方面根本就是為她度身訂做的。

電影裡的女權主義濃厚,推動個人自主與選擇,那種女生的仗義俠客也十分豪邁的。在團隊中有那種的相遇相知。最喜歡的是電影海報裡有那麼的一句話「Be your own hero」,此時此刻,她的出櫃宣言已經是英雄的表現。Ellen Page的個人代表作,此時最切合她的應該是這一部電影。通過反抗找到自己,活出自己。祝願她不需要再承受一些傷痛。

2014年2月15日 星期六

【讀懂中國】歸鄉路上的.家.春.秋

內地春運被喻為是中國的農民工遷徙史,為期約四十天的春運為數以億計的中國人提供回家的路,始終一年到晚就那幾天可與家人團聚。在中國插畫家朱成梁的繪本《團圓》裡紀錄了一個平常人家的北京女孩在新年期間等候父親歸家的寫照。父親歸來又離去,皆因為了家庭要在外面打拼。內地的城鄉差異衍生了很多的社會問題,有些孩子跟著父母到城市打工,因户籍的問題享受不到醫療、教育的福利。留在農村的,則成為了留守兒童,在欠缺雙親的環境下成長。除了家庭問題外,漂泊的農民工在城市的工作環境與居住環境也不至於理想,若果遇上了什麼意外也無從得到照顧。舉個例子,在美籍作家張彤禾的著作《工廠女孩》就走訪了東莞的工廠妹,紀錄她們的心路歷程與遭遇到什麼事情。

                                 

春運的人潮裡,多數人都會乘火車與巴士回家,選擇飛機的人相信是一些城市裡的白領階層。自從有了高鐵後,票價雖然漲了,但是仍一票難求。為了回家,有人在火車站裡乞求,施各種的辦法。透過紀錄片,我們可以從春運裡看看中國的農民工家庭是如何被分隔,生活困苦之外,這個家也頓變成各散東西,不只是肉體上的分離,而是心靈上的分隔。當我們手執著某些中國製造的產品,有誰會記得這些人工作中的血淚與背後的辛酸。

                         

曾經是新華社記者的范立欣在2010年拍攝了紀錄片《歸途列車》(Last Train Home)。從零八年開始追蹤小人物張昌華一家,張昌華與太太從四川到廣州工作,遺下一對子女予外祖父母照顧。中國人重男輕女,而中國的父母深信知識改變命運,把希望寄望在兒子身上。而正值反叛期的女兒卻對父母多加怨恨,原因是她討厭父母只對兒子的關心,而且她很希望走向外面的世界。從零八雪災的火車站、再到公路,盛載著中國人漂泊的故事。雪災無情,但心繫骨肉親情,然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如果可以選擇,誰會想一頭家各奔東西。女兒相見如同陌路人,父母親心裡極度痛苦。

《歸途列車》是現實、是選擇。春運背後,中國人的故事是悲慘的,平凡的一家人本來可以樂也融融,但最終未能相見,帶著內疚、帶著不捨。手停口停,家與工作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呢?九億流動人口的大國,看不到未來,看不到保障,對於這微小的一群只能夠把希望寄予下一代。寧死也得要給他們接受教育,上大學。在火車站內,人群內,每個人心裡都只有一個願望,就是愛.回家.

紀錄片的真實,或許有點苦。同樣是有關歸鄉的春運電影有2011年出至台灣導演鄧勇星的《到阜陽六百里》,電影在當屆的金馬獎獲得最佳女配角與最佳原著劇本的獎項。歸家是中國的寫實現象,電影用了一個善意的謊言表達了異地人的無奈。

                         

阜陽在那裡,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電影寫到了人在異鄉的失落之情,帶著婚姻的失敗、家庭的渴望通通都落空了。借著回家的機會,有人要避開眼前的一切。六百公里,不算長,但是對於一眾在上海的阿姨來說,始終還是要回家的。由秦海璐飾演的曹琍在同鄉大哥的慫恿下遊說在地的同鄉乘大巴回家。而那架大巴實情是破爛不堪,出於歸家之情,她們乘搭大巴回家。

大巴最終能否到達目的地,已經不重要。電影只是用了文字交待大巴的去向。鄉愁,就是余光中寫的詩一樣。電影的寫實是交代了異鄉人的矛盾,家始終要回的。在面對著利益與個人的價值之下,曹琍的角色也是矛盾的,她一方面有鄉愁,另一方面有那種沒面見家人的心。人在異鄉,總希望想有點成績才回家,想要光宗耀祖。偏偏仍然是城市的底層。

《到阜陽六百里》是一個溫情的故事,落難的人利用同理心騙同樣環境的人,其實大家都是有難處的。當然騙人是不對的事情,但有時候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騙者也想借著機會回家,發發新年財。各人也有難言之隱。

新年又過去了,離家的人又離去了。周而復始的,新聞又播著珠三角工廠難請人的報導。有意出城的人又準備離開,這就是中國人的本性。漂泊不定,背後定有很多的家.春.秋在上映。

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閒話小品】《少年收容所》(Short Term 12):美國版的兒童之家


《少年收容所》(Short Term 12)內的職員套進香港真實的社會工作的話,相對是兒童之家的家長角色,負責看守著留守兒童,而他們的角色不算是社工,只是輔助社工的工作。在他們的工作之中,與孩子建立深刻的友誼,協助他們解決問題。進入收容所的孩子均沒有犯罪,他們進入都是因為家裡有些問題,被父母拋棄,遭遇到家庭暴力,這些孩子在欠缺雙親與缺愛的環境下生活。這部《少年收容所》原先是一部短片,後來拍成了長片。被美國國家評論協會評為十佳獨立電影之一。

Brie Larson(前者),樣子甜美

美國的獨立電影關注社會基層、制度、反映當前的社會實況。《少年收容所》不算是控訴,而是反映了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對外面世界的恐懼、他們的反叛,對人的不信任。透過在收容所內孩子建立起友誼,同時與看守他們的大哥哥、大姐姐們打成一片。而電影主要是聚焦看守者面對孩子時的心態,他們的角色只是照顧者,沒有約束力,只能夠用自己的同理心了解孩子的需要,悉心把他們照顧好就是了。在院所內,有壞孩子、也有好孩子,少不免的是處理孩子之間的爭執與糾紛。有一些孩子不會把喜怒哀樂放在臉上,而是放在心上,有些人會自卑、自負。

由Brie Larson主演的Grace對著孩子時溫馨有愛、關護孩子的需要,當家長的角色並不容易,每每遇到孩子的出走、他們的反叛,她都要在他們面前有公平公正的處理。同時,孩子也會有脾氣,都需要她協助排解。這個角色特別的是她並不是社工,她只是一個普通到極點的員工,更特別的是加插了一條屬於她的戲份,就是以過來人的身份面對過去的一段青春傷痛,直視未來。收容所就是Grace成長的一面鏡子,在那裡她看到有需要、要被接受和聆聽的小孩,同時透過小孩的成長、打開她的心扉,找到釋懷的勇氣。

本是一個沉重的題材,但是電影裡散發著心裡的陽光。在色調和語言中都沒有深化傷痛,而是用到溫情的包裝,不為了控訴,只為了反映真實的一面。他們無法左右孩子的未來,職員只是收容所的過路人,觀察孩子的成長。電影也不乏一些小清新的畫面,看起來年輕,青春,特別是Brie Larson的包包臉,看起來美麗動人。青春、成長從來都不是兩全其美的事情,又或者青春是需要從鮮血煉成,苦澀的。回頭就看到明天,即使此刻難以啟齒,有擔憂,有問題未解決,最終事情會變得好點。

這部電影最成功之處是在描寫人物方面,感情真摯,不只是看護與孩子的耍樂,還有是孩子間的互相明白。大概有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味兒。《少年收容所》是一部獨立製作的佳片,適合為人父母的人士觀看。要知道一個幸福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同時讓我們多了解一下這些住在兒童之家的小孩,要給予他們多點關心、多點愛。如果父母一方都可以做得好了,那孩子就可以免受這種孤獨的生活。

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

《緣來…說夠了》,原來未說夠



緣起緣滅,當愛情來到時,最好一往無前的相信。否則當誤會來臨時,就跳進黃河也說不清了。中年人的感情不一定是苦戀的,只要是愛的,一樣可以開花結果。《緣來…說夠了》
(Enough Said)就是一部輕愛情電影,按摩師Eva在一個派對認識了圖書館管理員Albert,雙方發展出一段感情,原本大家在相處上也相安無事,但是受到六度分隔理論的力場主使,使他們的關係產生微妙變化。原來Albert的前妻就是Eva工作時接觸的一位客户,而在這位客户口中她聽過不少Albert的壞話。

 
女人心海底針,還是黃蜂尾後針?愛情會否因著前妻的閒言閒語而動搖,同時這兩位中年的戀人也要面對著其它生活的挑戰。Eva既要忍暪著認識Albert的秘密,又要聽著客户對情郎的不是。當真是相愛很難。電影拍得日常,中年的失婚人士無非要面對家庭、朋友間的問話,要走出婚姻傷痛,找一個伴顯然不是易事。既要通過子女的問審,同時要衝破心魔。

 
過多的語言窒礙了感情的發展,美國的小說大師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在《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之中寫到我們所談的愛情也只不過是一種記憶,甚至可能連記憶也不是。其中一方選擇把伴侶最壞的東西記著,而另外一方則早早發展另一段感情。而EvaAlbert的感情則是臭味相投,又多了一份中年人的孤獨,相遇相知。既然如此就認真要珍惜緣分,切勿錯失,勇敢相愛。

 
此片獲得《紐約時報》的年度十佳,揭示了大時代下複雜而有愛的家庭背景,是為中年人的求愛大作戰。電影片名雖為《緣來…說夠了》,但其實主人公的故事還有下半輩子要談,或許該改名為《原來未說夠》,好了。


(文章刊於第二十五期《品尊》)

無從《控制》,接近崩潰的合拍片



香港影人北上尋求合拍也不是什麼新鮮事,過往也曾經有不少「四不像」的作品面世。特別是一些的港片出乎意料的出現雙胞胎結局,近年的香港影人作品也傾向走兩極化,一種是兩地都有投資,但著重以香港為背景的﹔另一種則是全盤的內地化。一些比較年輕的導演也走上向北之路,但北上之路又談何容易?


 
闖出一片天的同時很容易擦槍走火。近期就有這部由畢國智執導的《控制》,過往畢國智的作品比較關心社會議題,如他的處女作《海南雞飯》就是一部講述新加坡同志孩子的電影,近一點的就有聚焦援交少女的《囡囡》。作品水準本是不錯,但是一到合拍模式,卻是接近無限崩潰。

 
《控制》以未來城市為背景,講述吳彥祖飾演的馬克遭遇到勒索,威脅他做壞事,誰料到當事人竟然施展了「反控制」的伎倆,更是表演了一場報仇大計。假如說去年有一部極爛的電影叫做《天機》,那今年就絕對有接班人。《控制》裡運用電子合成的技術描繪一個未來城市,但實情是那個未來城市構圖失真,過度的故弄玄虛,製圖無比的醜陋。事實上《控制》的背景也不至於要把背景設置到未來,手機監控的故事也可以搬到現代發生,根本就不用大費周章。

 
除了故事的背景外,劇本實在是愚弄觀眾,一切的大龍鳳到最後被自動推翻,當真離奇過小說。從一個被監控的故事轉移視線至親情價更高,故事之中有別的故事,親情、友情、愛情的表述不成文理。唯一的甜點可謂是吳彥祖在鏡頭前的「人魚線」,或者只有出賣人間色相才可以讓人記住。

  
當合拍片連最基本的叙事也說不通時,連創意也欠缺時,反省是必然的事實。看來《控制》,人如片名,當真要好好「自控」一下。

(文章刊於第二十五期《品尊》)

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

【影碟特「首」】《巨聲天后》(In a World):姐姐妹妹站起來


《巨聲天后》(In a World)是一部美國的小型獨立製作,是為美國演員Lake Bell自編自導自演的處女作,在去年的聖丹斯電影節獲得劇情片大獎的提名。聖丹斯影展雲集多部獨立製作,包括紀錄片與劇情片,美國影人利用這個平台拋出普世價值。在去年的聖丹斯影展就把劇情片大獎頒給了真人真事改編的維權電影《公義終站》(Fruitvale Station),近一兩年也有影展的話題作在香港上映,比如是《快餐店陰質事件》(Compliance)。Lake Bell這部《巨聲天后》也實屬是小眾電影,在香港大致是無緣上映,但悄悄地看到它在影碟店出現。小眾電影、冷門佳片在香港的討論氣氛當中也相對薄弱,差一些就會與一些海外的作品擦身而過。

                    

美國的獨立電影主要是藉著觀察、控訴一些不公義、需要注視的議題。《公義終站》與《快餐店陰質事件》所關注的問題相對是較為荒謬的,《公義終站》的警察濫權,導致一個美好家庭破碎,司法制度不公義,殺人犯的刑期短到超乎想像。維權一路在進行中,一個看似是祟尚美好、自由、民主的國度,難掩它的缺陷。至於《快餐店陰質事件》則是對一宗普通的電話「控制‘」案作案件重組,讓大家有所警惕,在面對事情的發生時要保持理智。《巨聲天后》相對是以輕鬆的手法帶出在職場上、家庭崗位上的差異,與上面那兩套的控訴性質完全不同。獨立電影是多面向的,有時看一下比較輕快的電影會多一點選擇。

認識Lake Bell都是因為她主演的劇集,她曾經演過《ER》、《兒童醫院》等多部劇集,當演員轉做導演總會遇到一些困難,就是能否駕馭。平心而論,《巨聲天后》已經是中規中矩,可以接受的作品。電影所關注的是荷里活聲優的「性別歧視」,由Lake Bell 主演的Carol理想是踏入聲優行業,偏偏在行內卻注重男性較多。而她同為聲優的父親就對女兒的工作冷眼旁觀,不支持她走進業界。正所謂同行如敵國,家人都無情講。

除了講到行業的問題外,更帶出了家庭與愛情遭遇到的事情,實屬是一部家庭式小品。不去評論這部電影是否好壞,裡頭藉著小人物帶出女性也可以頂出個出頭天的事蹟。在一些文明的地方,某些行業仍然是男性主導,而這次電影選材的配音業則是少見的作品,關注電影以外的人物,以此為題材也算是一個嘗試。雖則這部電影離不開主旋律式的平等、友愛、分享,但基本上還是挺流暢的。電影十足是一部女權電影,抗爭味就沒有了,倒是用了一個說教和奮鬥的故事包裝。

這部電影耐看,首先是Lake Bell的美貌所致,自編自導自演,顯出知性的一面。也許在劇集中也不是充當大主角吧,所以容易被忽略。以首作來看,把故事說得通就已經足夠,會對她日後的發展有所期盼,畢竟才是三十五歲的女生吧。還有就是《巨聲天后》在美國的獨立電影界也得到了很多的提名,更被美國國家評論協會評為十佳的獨立電影之一。


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

【電影短打】《偷書賊》:中規中矩的二戰電影

描寫二戰的電影實在有太多,講到近年來比較優秀的有波蘭的《無光歲月》(In Darkness)、德國的《大時代小神童》(Wunderkinder),種族差異都是這些電影裡的命題。在《無光歲月》裡波蘭佔領區內的小市民保護在地道裡生活的猶太人,電影由真人真事改編,顯出人性光輝。至於《大時代小神童》則採用孩童的視角描寫戰爭的可怕,不同種族的孩子跨越隔閡彼此的守護與幫助,曾經的神童因為戰爭而變得「傷仲永」。由澳洲作家寫成的同名小說《偷書賊》(The Book Theif)在演出上只是中規中矩,比起上面那兩套主要緊扣著人性、友誼的,這部電影難免是有點抽離。或許,二戰題材的電影始終還是歐洲拍的比較深刻,在對待歷史方面會有更多的反思。

                     
或許是先入為主,二戰電影說英語還是有點奇怪,明明是飾演的是德國人說英文,學習英文。首先語言是一個問題,始終是美國資金拍攝吧。其二是點題錯誤,到底要表達的是「知識就是導向死亡的路」還是志在彰顯德國人與猶太人之間的投桃報李,要報恩?淡化了戰爭的傷痛,目標不夠清晰。前後的死神呼應也沒有特別的效果,電影只是把目標放在表面的人性化與隨便講一下「無知就是力量」,還有就是建立了兩個種族之間的感情,奈何描寫人性的橋段也相當的公式化。

話雖如此,《偷書賊》還是有多元素的組合。例如是年青的加國童星Sophie Nelisse演的女主角,清純淡雅,惜字如金。《偷書賊》難免會出現比較,同樣以書為媒界發展的故事還有《讀愛》。在《偷書賊》當中重點不在於像孔乙己般,而是少女勇於尋求知識,在大時代裡守護自己堅信的價值。圍繞著她身邊的人都有苦衷,命運也顯得落泊,窮得不只只有錢,而是要有尊嚴的活著。每一個身邊人所發生的事情都是抗爭與對女主角的保護。

與其說女主角建立了跨種族的友誼,倒不如說是個人的情感驅使,一段類近忘年戀的愛,由書本交織的友情,最主要是希望帶出種族的差異。這種方式在二戰電影裡頭也算是主旋律,問題是如何做到唯美、純潔之外又會帶出人情與人性。在這方面,《偷書賊》表達尚可接受。

事實上,整部電影最值得看的是Sophie Nelisse的演出。年僅十四歲就獨攬這部電影,一枝獨秀。這位少女曾經出演過《我的插班老師》,一鳴驚人。前途無可限量。知識就是命運,電影利用了少女的「革命」來訴說知識的重要性,它既開啟了少女的世界,又打開了她的心。在一眾二戰電影來說,《偷書賊》可稱為不過不失之作,又或者武斷的講這種關係到戰爭背景的故事,還是交給當地人去拍。特別是導演講到要主演們要扮德國人,要求他們講德式口音的英語,但實際上卻是騙人啊。所以,拍電影不應該花心,把所有親情、友情、愛情與個人發現一次過放進去,到頭來只見到的是形式大於內容的表現。


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電影馬拉松的玩命迷思

定時定候,各大院線看中商機就會推出電影馬拉松。曾經就舉行過連看《哈利波特》、亞洲電影節時的「午夜狂熱馬拉松」,最近就有百老匯電影中心主辦的連看今屆奧斯卡的最佳五強外語片,實行由下午一時放映直到接近午夜十二時。觀影時數堪比慘過返工過學,常言道:「睇戲要享受」,不是玩命。作為一個影迷看電影是應該,但要適可宜止,不但是對身體的精神意志,還有是對電影的消化程度。看電影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心用腦的,要感受的。也許影迷會有錯覺就是看得多是好事,但其實做任何事情也要量力而為。


其實搞什麼馬拉松也只是商家發明的東西,搞馬拉松活動無疑是綽頭,特別是今年那五部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全都是同一間公司發行,正所謂唯我獨尊。就是觸摸到人們想嘗鮮的心態,搞放映活動在某程度上也是一件好事,但當事情發展到如此過份時,就只會弄巧成拙。正如舒琪先生所言要馬拉松就去跑馬拉松,這類活動很需要影迷自身去反思自己有多少的承受能力。身體上能否在同一個位子上坐著,精神上又會否集中,還有就是這部電影所帶來多少觀感,有否啟發到自己,得到了什麼?

看電影不應該成為負擔,更不應該淪為自虐的方式。電影需要被尊重,同時觀眾也需要尊重電影。玩這種馬拉松得到的只是觀影的數量,而不是著重質量。最慘情的是錢還是要用者自付,輸了精神又破壞了觀感,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奉勸各位,三思而後行。

2014年2月2日 星期日

失去時代精神,褪色的《金雞sss》

  能構成一部好的電影,不能夠失去時代面貌。到底是電影做時勢還是時勢做電影,這個討論是雙向性的。過往香港電影新浪潮激發了當時的少壯派運用創意、對社會、家庭倫理的關心,寫下了膾炙人口、日常的故事。特別是八十年代方育平的《父子情》、《半邊人》,有這些的作品也是因為當時的港台節目《獅子山下》。後來香港的電影工業愈來愈娛樂化、商品化、寫實的作品、關於香港的作品有所減少,所謂關於香港並不是背景的體現,而是香港人的精神意志與核心價值。 


                         
   
   再見.獅子山 
   在《金雞》(2002)與《金雞2》(2003)裡頭,穿梭時代帶我們認識阿金這個從魚旦妹到夜總會再到一樓一的性工作者,同時也借著電影表達對香港的情感。時代巨輪在轉,阿金譜出努力打拼、具有人文關懷之情、卑微的典型獅子山下的成功例子。做雞也可以做一隻快樂的雞。第一集的《金雞》猶如是一部微型的編年史,而第二集講的是香港人面對疫症時的同舟共濟,展現香港人的守望相助與人性光輝。過往兩集的《金雞》均是陳可辛監製、趙良駿編導兼任。趙良駿有份參與的作品都有香港的情懷,即使他在零七年曾經拍過左派的《老左正傳》,同樣也有香港仔的特色。什麼叫香港情懷,很簡單的元素就是要香港人共鳴,要似曾相識的。相隔十一年,《金雞》重臨,有的只是令人無限失落的情緒,不單世事變,人情也變。 
   
   十年前,當時的財政司司長利用《獅子山下》的歌詞勉勵港人自強不息。十年後,《獅子山下》成為絕響。政府推出維穩歌曲《同舟之情》,愛在舊城窄巷,呃鬼食豆腐。舊城窄巷都被清拆,且看近十年發生過什麼事情吧,拆天星、拆皇后、拆囍帖街、拆菜園村、洗腦教育、一切的事情也是去殖化。《同舟之情》只不過是一起搭沉船,維港煙花璀璨,窮人蝸居劏房、五十萬人上街、大話精特首、還有的是「新香港人」帶來社會的矛盾。如果說電影是屬於時代的,那在電影人眼中這些真實每一天發生的事情都有如過眼雲煙,討厭政治、避談政治、又何來電影藝術當中賦予的革命精神? 
   
   過去的阿金.今日360度反轉再反轉的阿金 
   前兩集的《金雞》都在提醒香港人,過去已經過去,要活在當下。曾幾何時的阿金是有人情味的,還記得《金雞2》的「一毛一例湯」與「沙士醫生」嗎,又或者是《金雞》裡面阿金借了一筆大的款項給予黑社會大佬,當時的阿金帶點傻氣、懵動、但有義氣、人見人愛。但來到《金雞sss》的阿金只是一個拜金的土豪。在她身上有的只是名牌,不放過每個搵錢的機會。不敢相信眼前的君如真是阿金,以前的阿金會希望把每件事做得盡善盡美,待客有人情味與關心。今日的阿金人如其名,在臉上鋪金。 
   
   懷緬過去常陶醉,只是短短十年可以使一個人徹底的改變。從前關心身邊人的阿金,如今只是一個黑人憎的自私精,欠缺了同理心。以前的阿金卑微、是個小女人,今日的阿金成為了討厭的人。大概從今以後,阿金可以徹底的消失。《金雞》的情懷是在於與香港人同聲同氣,如今卻淪為平淡,看者心痛。本應是寫實的電影,只是一部玩粗口同音字與賣弄身體的電影。 
   
  錯誤的價值,新香港精神? 
   新的《金雞》不只沒有香港情懷,更加令人生厭。當中對當前香港政治局勢的歪曲,自私自利只為自己的香港人,扭曲了香港人的精神。戲裡的主角充分體現了黃子華金句「搵食啫,犯法啊?」的精神。近幾年香港炒賣成風,從紀念鈔、手機、奶粉到演唱會門票,本身這種炒賣的行為就不值得鼓勵。這種搵快錢的手法對民生造成傷害,更扭曲港人的金錢觀。只要是有利可圖的就紛紛出手,利字當頭,獅子山下的拼搏精神,給滾蛋了。有的只是「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社會鼓吹這種風氣,窮得只有錢。 
   
   但最離譜的莫過於當市民參與集會的自由與權利被扭曲,電影利用收受利益去詆毀示威者。電影人最失敗的是利用電影的自由打壓某些人,把市民塑造為滋事份子,其政治立場亳不發人深省,更顯出電影作者的無知與無恥,不但偏頗而且相當洗腦。它教導香港人要搵錢至上,為了錢可以置社會公義於不顧。特別在戲中張家輝飾演的哥頓哥,揶揄反對派的示威者是收錢上街。出賣公義更加出賣良心。難道這就是過去十年所調教出來的香港精神?努力沒有用處、只有炒賣。上街就是一種莫須有的罪名。電影人利用電影作意識形態的宣傳,不用上頭通知就懂得做乖寶寶了。 
   
   《金雞》的褪色不無原因,正如這幾年「新香港人」來到香港一樣,有些電影作者選擇拍一些四不像的作品,又有些電影人主動掏空政治。某歌手說的「我討厭政治」,陀地的消失歸根究底都是香港人本身不夠愛香港,有些人一看到香港有什麼事情就說要移民、又有些人一看到香港有什麼大事發生就撥冷水。其實香港有這部《金雞sss》真是香港人自己結出來的果。馬年到了,大可以繼續「搵食啫,犯法啊?」。別忘記是你們有份讓這小島沉沒,《金雞sss》或者在演繹上很好笑,是的,你們都愛裡頭的藝人,但請走出戲院看看香港發生什麼事,如果你是愛香港的話。 
   
  文/Dorothy

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影碟特「首」】《爆3俏嬌娃》:有賤男人就有賤女人

「賤」這回事呢,是男女平等的。有些人認為彭浩翔是賤精,事實上他也承認自己是賤,因為他的著作「嘴賤是這樣鍊成的」。有些人不但口賤,所作所為也是賤的,例如是某肥仔導演溝女是人所皆知。講到戲壇的賤種,首當其衝就是那一些故作非為的導演,低俗從來都不是罪,但是俗到不成文就是罪。去年香港的影壇新導演就有很多了,《重口味》已經有三個男丁,而女方也不輸蝕,絕對有能力「一個打三個」。講到2013的爛片,卓韻芝真是要落十八層地獄了,曾經被坊間稱為才女,原來只不過是賤女人一個,這種賤連女生也覺得是種侮辱。

                                        

2013年有幾部獲電影發展基金融資的電影在港上映,分別是黃修平的《狂舞派》、周冠威的《一個複雜故事》、何康的《末日派對》、劉韻文的《過界》,同是新人女將有卓韻芝的《爆3俏嬌娃》,電影發展基金的資金也不是一味的資助文藝片,過往就曾經撥款給《潮性辦公室》這類的性喜劇,可見只要懂得寫計劃書不是無可能的。《爆3俏嬌娃》玩俗是可以,但玩也應該玩得用心一點。卓韻芝早在十多年前執導過《戀愛起義》裡面其中一個短篇,就曾經做過電影編劇,這一次任長片導演兼編劇,似乎是未能駕馭。玩俗不是不行,但也要有脈絡,而不是見一樣拍一樣,劇本沒有放心機,有的是胡亂堆砌。觀眾看這部電影,可謂就犯賤,但政府的電影發展局用納稅人錢資助這種嘔心的電影,就更加是香港人的孽,是香港人的恥。

如果說早幾年鮮浪潮有奇葩片拿著資金去日本旅行,那《爆3俏嬌娃》就是拿錢去馬來西亞忽悠一番,上文不對下文,說是表達港女的成長、情傷又走去談動作片的內容,女版《激戰》加上姐妹們的勾心鬥角,互相討厭,放在一起。這三位港女的勇武行為令人想到《Charlie Angels》還有是TVB的劇集《無名天使3D》。三個女人一個墟,從互相討厭、爭仔到做朋友、被綁架、到完成任務,這部電影是無譜、無目的。最好看的真的只有周秀娜的事業線,那就真的死了。本來身材這種東西是男導演拍給男性觀眾想像的,現在連女導演也出賣色相,說穿了就是卓導的自我投射而已。

在卓導眼中女性的形象只有爭仔、整容、叫鴨、而男人對女人的態度就只有胸部,對她來說彷彿只有露肉才有出路。這個所謂的才女根本沒有才,她只是一個「心放在公廁」的人,翻炒近來的低俗手段,以出賣肉體為榮。所謂的女性友誼,也只不過是空談。前段的忽悠,後段忽然的打女上身,就連卓導也模稜兩可的演出了。事實上,這部電影也只是想谷周秀娜的胸部,大費周章、扮鬼扮馬。打戲不認真,整部電影也沒有串連起來,對人物的描寫只是停留在表面層次,不就是女生想找個男生的命題。而不是集中在女人當自強身上,叙事混亂不在話下,馬來西亞的戲份真的有作用嗎?其實只是裝扮一下,向投資者講述有投入的,但本身與馬拉沒有太直接的昇

可惜的是,一部片的失敗後,卓韻芝又得到資金拍攝電影,女生在電影界抬頭不是壞事,不過連自己也不尊重的人再拍電影,就是自掘墳墓。既然她要當賤女人也管不了,爆3,最好是給學生哥爆,女生,最好不要爆衫了。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