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香港九十年代同志電影初探之(一)—從非刑事化開始


  時至2014年,社會對性別的討論有更深的認識。奈何人民的知識有所增長,可以制度法例與政策並沒有與時並進。從1996年到今日,《性傾向歧視條例》只聞樓梯響,在議會裡一次又一次被否決,就連就條例向公眾「諮詢」都被否決。儘管平機會與聯合國都要求香港政府要保障性小眾的權利,儘管有不同的人士宣佈出櫃,但法律依然是停滯不前。故此,性小眾的路是需要我們支持,迫使政黨、政府考慮到少數人的權利。現在要談的不是長遠的同性婚姻,而是香港的現實生活中是存在對同志的歧視,例如在職場、在校內、教會被中傷的例子,也有同志被家庭趕出家門的真實情況。這些我們都需要透過社會運動、透過參與去改變環境。

 
回看九十年代的同志電影,是十分重要的。在某程度上電影是同志文化裡的一部份,記載了當前社會是如何思考同志社群的生活軼事與怎樣面對社會。同時九十年代也是同志運動的里程碑,1991年同性戀非刑事化,意味著同性愛不屬於犯罪。回顧香港同運歷史,1978年督察麥樂倫與青年的同性性行為被發現,兩年後麥樂倫倒斃在宿舍之中,發現時身中五槍。事件得到本地同運人士的關注,引起了輿論。其後政府在1988年發表諮詢文件,並在1991年正式獲得通過。在一些團體與宗教團體眼中,1991年的非刑事化變相等於是對某種性行為的非刑事化。奈何他們針對的只是同性關係的肛交,而不去注視女女與男女之間的肛交行為,明顯是針對男同志群體。直到今日,宗教團體常以肛交為不道德的行為為理據反對同志擁有人權的保障,形成了同志群體與宗教團體的敵對關係。

 
時代造電影,電影造時勢。在港產片還是全盛時期的時候,開始有對同志電影的書寫。其中陳可辛、趙祟基、舒琪、王家衛的電影都帶出了同性戀者的困境與以性別為題材,在往後的文章會慢慢詳談與探討。

 
九十年代的同志電影雖對性小眾存有誤解與揶揄的成份,藝術價值並非很高,但當中的誤解應用在今時今日亦不過時。從九十年代到今日,同志電影也從昔日的主流位置,入戲院的路線轉到地下之中。過往的「同志電影」由非同志掌機,如今本地的同志電影大多由同志影人自行執導,其中雲翔與洪榮杰的作品更以自己的故事為藍本。
雲翔新作《遊》,不日公映

 
千禧年過後,香港的獨立同志電影形成了一道「男色風景」,同志電影偏向走作者風格。與此同時,香港電影的發展在近十年裡都出現了定型,除了警匪、武俠與愛情電影外就難以看到題材的多樣化。市場上再無出現過商業的性小眾電影,對比起九十年代的風光早已不再。即使是本地的同志電影,產量也實在不多,基於市場的空間與觀眾的接受程度,獨立電影的製作也難以得到社會人士的認同與支持。
尼泊爾首部女同志電影《蘭花之舞》
  近年,周邊的東南亞地區也積極開拍同志電影,越南與尼泊爾分別誕生了國家的第一部同志電影,泰國、韓國、日本的水準也開始提高。至於台灣依然是大中華地區的「同志片大國」。這方面,無論是公民意識還是對待同志的態度上,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都會,還是有所提升的。至少,讓社會看到同志吧。

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打機英雄傳

  早前,香港國際電影節播放了一套講述軍訓式戒除網癮的紀錄片《發條網》(Web Junkie)。硬幣有兩面,當家長擔心子女沉迷網絡的時候,不妨聽聽孩子心底話,或許打機會是一條出路?我們先不去批評到底孩子有沒有能力養活自己,而是為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碰釘子,可能會有好的效果。就香港媒體報導,名校出身的王柏勤在四年前毅然離開香港,十九歲之齡一路向北,發展他的電子競技事業。孩子的決定,曾經讓母親擔心,如今他能夠月入十萬,並且成為國家電競比賽的教練,一切並不容易。

 
當家長一聽到孩子沉迷打機時,都會感到害怕。或許當《發條網》的家長發現打機是商機時,他們或許會鼓勵孩子幹這番事業。很多時候,家長著重的是眼前的利益,希望孩子有所成就,也希望可以炫耀,讓孩子走一條「正常」的路。月入十萬並不容易,有的是對遊戲的熱情,也有的是技巧與出走的勇氣。
                           

 
在紀錄片《Free to Play》裡面,來至不同國家的孩子為了一百萬獎金而聚首一堂。為了《DOTA2》,他們各有犧牲。來至新加坡的HYHY是個熱愛DOTA的玩家,DOTA為他帶來了女友,同時為他帶來了世俗的不認同。首先是家人的不支持,其次是荒廢了學業。為了國際比賽,他甚至放棄了校內的考試。在比賽前,他只想一往無前,搏到盡。誰會想到,他雖然輸掉了比賽,卻拿著剩餘的安慰獎獎金選擇進修。打機的事業是年少輕狂,有些孩子還是有所想法的。如今,他可以幹一番事業,離異的女友重回他的身邊,家人也倍感安慰。遊戲,反而是青春的助燃劑。紀錄片追隨了三個分散在世界不同角落的選手,除了新加坡選手外,還有烏克蘭與美國的選手,紀錄了他們在《DOTA2》的心路歷程。遊戲,成為了無硝煙的戰場,展現了別樣的「男人的浪漫」。


 
不論「遊戲」能否成為一項新興的工業,普遍人對「宅男」的印象挺負面的,家長的操心是絕對可以理解的。在紀錄片裡的家長都對子女的「打機」行為都表示不認同,而當他們得到成就時才恍然大悟。當然,沒有多少人可以一下子成為英雄,但畢竟年輕人有的是不斷嘗試的勇氣,而不是逃避現實。國家體育總局把電子競技列為運動項目,在《Free to Play》裡就看到兩隊中國隊伍。其中以成軍十年的EHOME最為出名,甚至在遊戲界響噹噹,讓別的隊伍聞風喪膽。中國隊伍有如奧運選手般得到注視,你不能夠話這些孩子是輸家,只是他們的路與我們的不同。而透過紀錄片讓我們進一步的了解他們,認識到打機並不是一件壞事,也讓觀眾看到「致青春」與成長的一課。

 
香港的王柏勤玩的不是《DOTA2》,而是《英雄聯盟》。透過網絡他被招攬到內地的戰隊之中,慢慢地把興趣發展成為事業。如今,他通過了「電子競技」得到了母親的認同,開創了自己的人生。而遊戲作為次文化,是需要有更多的理解,而不是一開始就誤解。至少,在此時此刻對於孩子來說「有打機就沒有世界末日」。與其驚慌,不如靜觀其變。多關注、多了解,而不是一開始就否定。其實孩子並不愚蠢,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認同,需要的是自我的認同,讓他們活得有尊嚴,他們並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放下道德批評,任由其身發展吧。

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我愛午夜場】《恐怖護士》(Nurse 3D):女同志殺人魔

護士是一門神聖而不可侵犯的職業,在情場當中猶以護士、教師為職業的女朋友最為搶手,但當看完獅門出品的《恐怖護士》(Nurse 3D)後,不知會不會令嚇怕男士們?《恐怖護士》主要講述白天為天使的Abby一到晚上就會成魔,懲罰出去勾三搭四的男人,又可以把Abby叫做「寡婦製造者」,她總要負心漢死得很慘,第一部先要割掉他們的子孫根,第二就是有一百種不同的死法可供選擇。而這部片不但講她如何終結別人的生命外,還有講到她希望得到愛情,為了目的而不擇手段,博取同情、博取他人的信任,實質黃蜂尾後針。

                              
這是一部殺人魔電影,而塑造女主角為同志,一個因為情感傷害而不信任男人的同性戀,決意要報復天下間的負心漢。同時也是一部性感的電影,特別是醫院裡的護士都露出了「胸線」,女主角也表明了「殺人時露出XX」是常識的道理。女主角醜不醜就見人見智,電影的Cult味也很濃厚,元素也很明顯。大致可分為幾個部份,第一是對男人不忠的懲戒,第二是女同志的情誼,第三是對身份的解謎,第四是「遊戲的設置」。電影的內容總算是豐富的。

說這部電影是「剝削電影」也是合理的,它曲解了女同志的形象。雖然如此,這點不需要有什麼考究,畢竟是部怪異的電影,而不是說教的。這種反諷、惡搞的成份在CULT片裡出現並不太過份。同時,它不乏有懸疑與解謎的成份。基本上劇本把線索浮了上面,到中段左右就會知道女主角Abby對下屬Danni的愛和希望把她佔有。可是,神女有心,襄王無夢。Danni的愛始終落在男友身上,且她發現到Abby在背後搞鬼。

說實話,Abby的愛挺明目張膽的,在她眼中只有Danni一人。為了得到她的信任,背後為她做了很多東西,包括殺掉Danni的繼父。可惜,心中的秘密最終給拆穿,佔有與殺人計劃只是成功了一半。愛人沒了,盜用身份的秘密給人知道了,只好來一場大龍鳳。電影就只好賣弄血漿與性感了,暴力、性愛、慾望、血腥、性感都是這類電影的特色。

護士是一種身份,觀眾對護士有溫柔、陰柔的情感投射,於是電影就是賣弄身份與慾望的。可惜,電影並沒有把握到別的說故事技巧,有的只是複製同類電影的元素,拼湊一起就是。失去了個人的特色,同時坊間對女主角的評價是一致劣評的。故事在度橋的時候已經穿崩了,倒是有點可惜。本是一個可以發揮的題材,卻成為了二、三流的女同志電影多於是一部恐怖片。

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

【褻瀆經典】來至《橡皮頭》的你



大衛林奇(David Lynch)的首作《橡皮頭》(Eraser Head)(1977)是一部怪異、離經叛道的作品,也是一部難以用常人角度明白的作品,正因為電影的迷離、駭人使它成為了Cult片的經典。有時看電影不需要看得太明白,得到什麼就看到什麼,其中有人用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分析這部電影,夢即是夢,亦非夢。1977年,美蘇依然冷戰,兩國開展「星球大戰」,庫布力克用《2001太空漫遊》(1968)勾畫對太空的想象,同一個時代佐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取得了奧斯卡的七項大獎,奠下了科幻劇情片的地位。而大衛林奇憑這部作品成為了怪異的象徵,如同卡夫卡的《變形記》,他歷時五年拍了這部來至橡膠頭的你。電影裡有多重的意象,生殖器、未來、宇宙,追塑人類的起源。

達以文用進化論推斷,我們是「來至猩猩的你」。而在《橡皮頭》裡的男孩是來至宇宙的,他橫空出世,成為降落凡間的人。實際上,我們不會知道他到底是不是人,又或者不肯定電影裡有那個是人。每個出現的人身上都有股神秘感,就連電影裡的氛圍也是,一個陰森的工業小鎮,出現奇怪的食物,身邊的所有事情也是未知的。就連主角Henry的內心世界都是不可預測的,他迷惘,他不知所措,他愛無能,他絕望,他墮落。

《橡皮頭》裡的意象盡是對性的壓抑,性愛、怪胎、自慰、家長的壓迫,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性作品。誰是Henry的歸宿,又或者誰也不是?在戲中出現了三個女人,第一個是他的女朋友Mary,第二個是發生一夜情的鄰居,第三個是個樣子古怪的女人。Henry年少氣盛不小心搞大了女朋友的肚子,誰知生了一個怪胎。是怪胎生了怪胎還是什麼原因就不去考究了。Mary因為接受不了要照顧孩子而離開了,照顧的責任就落在Henry身上。可是,他是浪子,他需要的是一個女人,需要有人陪伴。於是與鄰居發生了關係,可是別人又看不起他。而在他腦海裡存在著外星人女人,幻想與她共舞。這三個女人的出現大致上的意思是愛情的衰敗與自我救贖。第一個女人要的不是Henry,她不希望負責任。第二個女人要的是激情,一過去就什麼都不是。第三個女人就是女神級,雖然樣子不討好,可是卻帶給人溫柔。


電影裡的命題並不是要找什麼偉大的愛情,而是帶出心理的恐懼與找尋自我。一幕幕超現實的處理,帶出對現實的不滿。成長從來不是件易事,孤獨是必須的。怪胎的出生代表的是Henry內心的恐懼,那是他一手造成的,也代表著責任,代表如何面對自己。而結尾的處理何謂是神來之筆,Henry克服了心理上的恐懼,也得到了自我救贖,得到了愛。《橡皮頭》有意思的是它是一部具黑色幽默的電影,而且有很多性的暗示與隱喻,比方說是對母體的祟拜與男女的交合,既是天性,在還未有《性上癮》的七十年代來說是相當大膽。

男人的愛無能,女人的背叛,沒人明白的世界,內心與肉體上的不滿足,讓人看得心裡滿是滋味。大衛林奇的處女作就能如此超脫與一鳴驚人,在他往後的作品都可以看到怪異的主角與設置。

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關於我城的紀錄片

香港是有屬於自己的紀錄片,奈何我城似乎不太重視紀實的力量。推廣紀錄片,欣賞紀錄片也需要時間去教育、去深化想表達的東西,去紀錄時代的變遷。近年大型院線也打破了沉默,開始在戲院播明知會蝕錢的紀錄片,讓觀眾在紀錄片節之外有另類的觀影選擇。在香港看紀錄片多數要去坊間的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旗下的國際電影節與夏日國際電影節也有一定數目的紀錄片,三、四月舉行的國際電影節特設「影人影事」、「親愛的地球」、「真的假不了」與「紀錄片競賽」四個環節,上映約為二十多部的紀錄片,偶爾在香港電影面面觀也會看到本地薑的出現。而夏日國際電影節則視乎欄目的策劃,比如說去年就上映了幾部與音樂題材有關的紀錄片。

大型院線如UA也開始策劃紀錄片節,例如是美食與電影題材有關的。而影迷所愛的電影中心也在數年前在正場的選片中加入紀錄片,其中張經緯的《KJ音樂人生》成為了首部上正場的香港紀錄片,創造了「傳奇」一刻。其後更上映了卓翔的《乾旦路》與陳安琪的《三生三世 聶華苓》。隨著新院線的加入,選片也需要多元化。新加入市場的星影匯在自家欄目星影萃接連策劃紀錄片的放映,令人高興的是這些都是香港土產的紀錄片,足以展示香港的力量。星影萃的頭炮紀錄片是英國導演杜浩綸的《未夠秤》,透過兩位年青人的所思所想回到反國教的時期,據說電影院見反應理想打算把影片的映期延長至五、六月。

                         

而星影匯在宣佈曾在亞洲電影節上映的《子非魚》也會即將上映,影片是有關鮮魚行學校的小孩子,描寫他們如何面對香港社會。影片由團體影像先驗成員黃肇邦拍攝,團體成員也包括新晉導演劉韻文。《子非魚》的製作由CNEX拆資,透過工作坊與多重的審核才批下來的。CNEX是一個推動華人紀錄片的非牟利機構,有時會與坊間的機構合作放映各國的紀錄片。得到CNEX幫助的香港紀錄片包括《乾旦路》與《歌舞昇平》。故《子非魚》由策略到拍攝也經歷了重重的關卡,從過百個拍攝計劃中,擊敗了中港台三地其他選手才獲選,一點也不容易。


除了主流戲院之外,香港也有由采風電影舉辦的華語紀錄片節,主打中港台三地的紀念片作品。雖則小眾但華語紀錄片節的策劃也相當有心,所請的導演與嘉賓在紀錄片界都相當有名氣。除此之外,早前CNEX也在電影中心辦了幾場放映,包括放映了楊紫燁與范立欣的作品,奈何所放映的作品已經是過氣,時效性也不夠新鮮,稍為有點失敗。至少,可以讓香港觀眾看到紀錄片已經很難得吧,推廣紀錄片也不是一時三刻的事情,香港人對此的興趣仍然有待提升,故此需要推己及人。一遇到值得推介的作品就要不遺餘力的推廣,本身拍紀錄片也預料難以收回成本,但看到院線的努力,為了未來有更多好的作品,影迷也要努力去推廣,推動的責任不只在於院線身上,而是讓口碑在城市裡建立。

十分期待《子非魚》,同時剛過去的香港國際電影節除了《未夠秤》之外也有曾翠珊的《河上變村》,不知道何時有機會再次上映呢?與此同時,也順道推介幾部香港本地的紀錄片,包括描寫社運題材的《那年春夏.之後》(盧鎮業導演),前樂隊主音麥海珊的《在浮城的角落唱首歌》,還有早前在電影資料館放映的《金門銀光夢》(魏時煜導演),香港的紀錄片題材也相當的百花齊放。有空不妨留意下。

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褻瀆經典】《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那個晚上,坐上了從邁阿密開往紐約的夜車


愛情電影並不是一面倒的談情說愛,看荷里活的經典電影就會看到今日的電影是複製了舊日的元素,仿製而成。看經典電影是有絕對的必要,特別是在影史上留名的。Frank Capra的《一夜風流》(1934)(It happened one night)在第七屆奧斯卡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導演與最佳男女主角的殊榮,同時在開啟了日後愛情電影的變陣與扭橋。時光倒流八十年,這部電影是相當的前衛與大膽,講述富家女Ellie為了逃離父權而在路上找尋情郎,誰知在路上遇上了記者Peter,初嘗愛的滋味。然而這種愛情並不是一開始就愛得轟烈,而是慢慢地透過相處、透過「包拗頸」而讓感情開花。

                           

電影的名稱雖然叫做《一夜風流》,但故事並非發生在一晚之間。Ellie與Peter並非如《Before Sunrise》的Jesse與Celine般在列車上偶然相見,即興聊天與即期下車,而是命中註定在巴士上碰到,而兩人的關係成為了等價交換與交易。身為記者的Peter得知身邊的女子是Ellie,珠玉在前,正所謂「人咬狗不是新聞,狗咬人才是新聞」,守門狗是記者的別稱。面對眼前的獨家新聞職場失意的Peter又豈能不動手,首要條件就是要取得當事人的信任。

兩人在路上經歷了很多事情,女的被偷行李、同車的母親因飢餓而暈到,汽車在大雨下無從行駛等等。女的因此變得身無分文,需要Peter的幫助,出外靠朋友,一個需要幫,一個願意幫,都是你情我願。而同一時間,Ellie的父親正在找尋女兒,Peter大可以告發Ellie的容身處,但他並沒有這樣做。在他的眼中就只有新聞,在一路上他開始了解到為何Ellie要出走,而他的感受到富家女雖則嬌生慣養但仍有為愛犧牲的果敢。誰會想到富家女在這幾晚竟然移情別戀,愛上Peter這個不斂財又帶點小聰明的記者。

三十年代正值美國經濟的大蕭條,同時也是電影的蕭條。《一夜風流》的出現打開了愛情電影的格局與嘗試,電影裡面流露著黑色幽默與諷刺,帶出資本家的雄霸一方,凡事都用錢收賣,然而他收賣不到真愛。同時也開創了公路電影的原型,拍攝方式比較點對點式的,每到一站總會發生一些事情,有連帶性,而且是公式的,電影開創了日後的格局。而兩位主角基勒基寶與克勞黛的演出也奠定了一代明星的誕生。奇勒基寶主演的Peter有紳士風度,二人相敬如儐。同時,可以看到女方的心理變化,從最初心傾情郎,到發展出一段三角戀,那種的隨意與偶然也具富家女的氣質與特色。

《一夜風流》是電影歷上第一個得到「大滿貫」的電影,也是神經喜劇的始祖。同時也是哥倫比亞影業(Columbia Picture)的開山之作,從一間小公司升格為巨頭。電影與當時的大蕭條有連帶關係,奇勒基寶與女主角也對電影產出了不滿,從最初的接洽到換衣服,即使是電影公司的內部也不太喜歡這部電影。幾乎是劣評,然而在真正上映之時得到了觀眾的支持,才成為今日的經典。

月下獨酌,電影的層次感相當豐富,把兩個陌生人連繫在一起,他們的關係展現出互相的偽裝、掩飾與保護,從對方身上慢慢發現優點。愛情不需要時刻掛在口邊,而是用心去感受,發現對方。建起了的耶利哥城牆也會因此而不攻自破,愛一個人並非要愛她的錢,這部片展現了一種窮得都要愛的精神。一點也不銅臭,而且振奮人心,也許是這個原因也振奮了當時美國人的心吧。時勢做電影,也許就是這個道理了。

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閒話小品】《過山車》:韓國版「High爆雲霄」


在芸芸亞洲地區之中,韓國電影的進步實在太快。去年出品過不少新類型作品作試金石,例如是《恐怖直播》與《火海108》,《恐怖直播》是一部密閉空間內拍攝的低成本作品,不論劇情有多少犯駁也可以看到韓國電影人的嘗試,一直以來韓國電影的主題也算是局限,其中南北謀戰與警匪片也相當多,而近年隨著韓國明星的輸出,反而多了一些年輕偶像擔正的「粉絲片」,最近人氣急升的金秀賢就是其中一例。韓國電影是相當有野心的,而韓國的人民也十分支持自己的電影,有調查統計過超過一半的民眾會走進戲院看電影,近幾年擴大了當地的本土市場。故此,有民眾支持當地的電影業才可有新意與進步空間,也開辟了類型片的可能性。

                         
著名演員河正宇也來分一杯羮,他自編自導的處男作《過山車》是一部航空喜劇,講述鄭京浩主演的偶像在航班中經歷生死邊緣的故事,在短程航班裡意外不斷,驚險萬分之外與機上的各人也有出人意表的事情。同樣,選取航空題材也是一個低成本的製作,劇本與對人物的處理手法也是最關鍵的。在河正宇之前,西班牙名導艾慕杜華就有一部充滿基情與玩味的《High爆雲霄》(I'm so excited)。大致可以把兩部電影放在一起看,一部有亞洲色彩,另一部思想上就比較黃色。在航班上發生的事情不外乎都是航班遭遇到意外,還有是空乘人員如何的應變。艾慕杜華的「航班」聚焦在三位空少身上,他們是同性戀,不但大唱同志名曲,而且在航班上玩「1069」與玩毒品,電影充滿著「異」味與cult味,雖然劇情荒誕但終究是艾慕杜華電影筆下的大派對,尚算圓滿。

《過山車》沒有艾慕杜華的果敢,至少娛樂性還是不錯的,雖然不至於很好笑,但當中似乎隱約地有些當代韓國文化的諷刺,包括對娛樂事業與職場的取態。《過山車》從藝人的角度出發,寫出在鎂光燈以外的真性情。電影裡面的人物大都沒有特別鮮明的性格,但對於一個從演員轉到導演崗位上的,就可以鼓勵一下。基本上這類航班題材也不會有什麼特別,關注的都是瑣碎事,勝在不需要太認真看畢電影。而此片也可以看到韓國電影的多樣性,單是河正宇的首作就已經吸引。戲裡難掩初執導的混亂,但連艾慕杜華都可以接受,何不接受這一部作品,難得亞洲人也幽默一下。

在密閉空間拍戲又是製造高潮確是不容易,《過山車》的點子雖然老土一點,在於堆砌,同時把目光男兒的本性身上,在災難發生之前男主角祈禱祈求平安,給予觀眾一種浪子回頭的感覺,差一點以為從此改變他一生,誰知一下飛機就使出江山易改的本色。在航班上也描寫了空乘人員的花癡與乘客的無禮,也算是真實的寫照。這部韓國版的《High爆雲霄》欠缺的是過癮和玩味的一點,玩的是黑色幽默與諷刺,算是一部有趣味性的小品,略為覺得電影有點嚴肅,而不夠去到盡,有點意猶未盡之氣。雖然如此,事實證明了河正宇當導演是有眉目的,相信未來的作品可以更加完美一點。

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魔警》:人鬼如何兩不分


 如果沒有林超賢,那張家輝的演藝事業就未必會更上一層樓。《証人》為張家輝打造了人生中第一個金像獎,而去年的《激戰》讓他成為了一時的全城熱話,一身的肌肉與古銅色的皮膚令人眼前一亮,最為人驚訝的是《激戰》裡的賤輝並不賤,浪子回頭讓他重新學習去愛,學習到什麼叫做責任,基本上是一部中年人的情書。林超賢的導演生涯走了多年也未有大的起息,從八十年代師從陳嘉上,到九十年代開始有機會個人執導,期間拍過一些港產的喜劇作品。近年,在題材的選取上離不開警匪片,當中的特色是熱血男兒。《激戰》可謂是林超賢與張家輝在事業上的轉捩點,一個多了觀眾欣賞,一個多了機會拍片。只有拍片才可以掌控更多的話語權,且看他的開戲計劃就知道未來的路仍然很長。 
    


   林超賢算是一個晚期才開竅的導演,不適宜掌控高深莫測的東西,其新作《魔警》故弄玄虛,亂用特效,犯駁位處處,劇情慘不忍睹。話雖如此,並不希望對這位導演一沉百踩,畢竟偶有失手也不是什麼大事。年近六十的杜琪峰,拍過超過五十部電影,也並不是每部都是佳作,每隔幾年就有影評人所謂的「習作電影」,都是在於嘗試新的口味。《魔警》在林超賢的作品裡也可算是新嘗試,玩一下心理與懸疑的劇情,再加上原先擅長的警匪片的操作,有些技術為電影保住了一丁點分數,例如是配角的選角就用上了平日在劇集出現的綠葉角色,還挺眼前一亮。話雖如此,電影還有不少近年港片所犯的通病,需要以後再留意並改正,否則情況只會愈來愈差。 
   
   有了《激戰》的成功,《魔警》自不免會比下去。再加上近日張家輝得到影帝的稱號,《魔警》自有叫座力。在香港,一想到「魔警」就會想到零六年的命案,有一段時間香港的電影套用真人真事的拍攝手法重塑整個案件出來,但此「魔警」不同彼「魔警」。真實的案件還有不少謎團未解,都不宜加鹽加醋。張家輝一人分飾二角,從舊時空輪迴到新時空,他的目的是要與吳彥祖演的警察扯上連帶關係。再以吳彥祖的身份構建精神病者的世界,是什麼導致他的人格扭曲?又為什麼他們兩個人會有關係?電影把事實還原推翻了前設的謎團,不留有任何的空間,所謂的「魔」只不過是紙上談兵,根本未進入到正題。 
   
   電影最大的問題有兩點,第一是誇張的特技效果,這個問題從《掃毒》、《風暴》、《救火英雄》都有遺傳下來,不盡不實。同時也相信仿如荷里活製作的特技效果將會繼續在港片裡出現,與其要花錢做一些要吸引眼球的東西,不如實際一點把資源放進劇本當中。第二個問題是裝高深莫測,分什麼內邪外邪,實際上連哲理也未搞清,就胡亂用概念。在這方面必須要問問韋家輝,套在林超賢身上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有種很裝的感覺。而最致命的一擊是吳彥祖的演技,更加是整部電影的高潮所在。整部電影看他裝酷,看他面癱,再看他扮精神病,自從畢國智的《控制》上映之後,有感吳彥祖會成為第二個《天機》之選。在選角上,吳彥祖沒有大的特色,有的只是他的輪廓之美,可是他無從投入角色之內,忠奸不分,內心戲欠奉,使電影猶如是喜劇。在《控制》裡面的吳彥祖已經像書呆子般,而在《魔警》裡顯得納悶。 
   
   時至今日,在香港電影還玩誰是誰的「心魔」,到最後自揭底牌已經是老舊的方式。要拍到《魔警》有很多模式,例如是捉智雙雄,要不是翻炒《激戰》的男兒情懷,而不是淪落到叫「魔警」就不成「魔」,肉身早已不成魔,連心魔的描寫也不足那就是最大的筆誤。電影給人最錯的感覺就是「人鬼如何兩不分」,他說「人心總納一點黑」,說穿了又是老生常談,好人有壞成份,壞人也有好的成份。有時候電影不應該跌入二元對立的誤區,《魔警》失敗的是硬要把警察寫成了「必要的好人」,其實在香港的電視劇與電影裡也有不少「黑警」角色,倒不明白「魔」從何來,要不是就是對社會事件的「抽水」。雖然對《魔警》失望,但描寫人物一向也不是林超賢的優點,故此可以原諒一下,當然希望導演多鍛鍊筆觸,把人格魅力藏於骨,而不是讓人性流於表面。

【電影短打】戀母情結.《我愛你媽》


《我愛你媽》(Two Mothers)的劇情難免是語出驚人,高登仔名言「Hi Auntie」,這次真的打搞到伯母了。講到戀母電影,色慾O先生的《偷戀隔離媽》用文學介入的手法寫了一個偷窺的故事,年青人血氣方剛愛上伯母,聽起來令人嘩然,是我們太世俗了嗎?還是我們身處的地方給予我們一種「伯母」都是黃面婆的印象?《我愛你媽》,並非愛自己的媽媽,而是愛上朋友的母親,如果香港的母親有Naomi Watts與Robin Wright的美貌,這種愛肯定會得到世俗的認可。老女人也可以得到真愛,得到愛情,無分性別與年齡。可是,我們身處的地方對女性的剝削實在太多,一時會說人淘古井,一時說人是非。《我愛你媽》是一部大膽與情慾的電影,也是一部女權的電影。

                         
據說《我愛你媽》的故事是真人真事,電影在澳洲的海邊拍攝,隱世、荒蕪、既是一個烏托邦,又是對情慾的深淵。電影世界沒有東西是沒可能,再不可能的事情也會在現實發生,兩個友好的家庭發展成一個複雜的家庭,當朋友的孩子愛上自己,當自己的孩子要報復,當眼前的一切都是秘密,當眼前的一切都要被揭穿時。其實人生也不過如此,電影的劇本雖然薄弱了一點,但眼前的青春與中年成為了對比。青春的活力使中年女人得以重新,四個人之間的關係互不批判,而是讓它發生。既然發生了,就由它吧。

伊力盧馬筆下的《克拉之膝》與庫布力克的《Lolita》都描寫中年男人對年輕女子的情慾,而Anne Fontaine就由女子的角度出發,描寫她們接受這段感情的迷思。到底應否去愛?馬力克的《愛是神奇》講到「We shall Love」,《我愛你媽》猶如是一部海邊的《短角情事》,其中兩個澳洲小子相當的年青俊俏,戀母又如何?在《引力邊緣》裡所追求的不就是對「子宮」的祟拜,而這部電影追求的是母性、也是追求她們的生殖器與智慧。

電影劇本雖然是薄弱,描寫心理的角度不夠深入,但勝在人美、環境美,而且扯上了禁戀,打開了禁忌邊緣。雖則缺點就不少,但重點還是放回在兩位女主角身上,她們如此美麗,在海邊自由相愛,彼此的走在一起。既是孤寂又是溫暖,既是少年的成長課,也是成人的再教育。愛情讓人再三回味,青春的軀體如斯吸引。忘年戀又有什麼好怕?

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電影亂象】電影人與傳媒必要恪守的風骨

有些說話實在是不吐不快,當內地的影評對香港電影金像獎、對香港電影作出討論的同時,香港的影人與導演竟然受不起這些「批評」,甚至叫人不要看那些電影。一篇小小的報導成為了某報的娛樂頭條,甚有一種煽動式的保護主義。自從藝發局藝評獎一事後,杜汶澤與彭浩翔稱「低俗是香港的核心價值」,連本土的概念都未搞清就標籤了本地製作的電影為「本土電影」,電影也變成了「港人優先」,增添了政治的元素。

本來有討論,有更多的本地作品也不是一件壞事,過去一年我們見到《狂舞派》、《殭屍》、《一個複雜故事》的出現,奈何有些影人所拍的作品離不開粗鄙、色情成份,從來電影都是一種選擇,是由市場決定的,既然有投資者有觀眾,本來也不成問題。但問題卻出至在影人受不住批評而還擊方面,我想要搞清的第一個問題是有電影自然有影評的存在,這是不能否定的,少至戲院裡的「回水」到長篇文章,影評是對電影的回應。影人大可以批評寫作者不理解電影,但對回應作出不禮貌的批評就似乎有點太過火。面對著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而不作出思考、反省,更可見到影人的心胸何其的狹窄。試問如何潛心拍好電影呢?

第二是內地的媒體也是提出觀點與角度,從不知何時開始香港人一見到內地人的批評就捲入了族群間的矛盾,大家都忘記了電影是什麼。電影是世界語言,是大同的,而每當討論一部電影就捲入身份的對抗時,就變得無謂。在網上罵戰,冤冤相報何時了?討論最重要是和諧、是理性,可惜香港的報章就把事情小事化大,炒作新聞,真正讓文化的交流形成了鴻溝。至於本地也有影評人對粗鄙文化同樣憎惡,又為何只針對內地人?寫這篇文不是要引起什麼爭論,只是因為身份問題、因為觀點問題而小題大造,是十分無謂的事情。是我們的影人受不起批評,還是自尊心都不能傷害呢,這個問題需要他們自己反思,拍片的意義是什麼,什麼是好電影,又如何看待劣評。即使不喜歡內地人所寫的評論,又何需自暴自棄,大可以一笑置之,在報紙上單單打打實在是有點過火。

第三,生果日報的報導手法相當有問題。與其要保護主義的話,又何來不保護其他香港電影,又與其要引發不必要的族群矛盾,不如先做好電影新聞。對本地的電影節報導只有小篇幅,只是集中在男女星身型與緋聞,不斷製造Soundbite,對電影製作與討論十分不利。而這件事情內地方也只是提出所觀察到的事情,提出觀點,難道所謂標謗言論自由的生果報,只許自己有自由,而不許他人擁有?

作為香港人,我們都不能夠自私,一味認定自己的東西是好,別人是差。自己的是意見,別人是狗屎。如果我們是這樣與法西斯根本是一樣,與其要做好電影,就不應該思想狹窄,更不應該鎖在自己的世界。這幾點都是影人與傳媒必須反省的東西,不要「賴地硬」。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38th HKIFF】《We are the Best》:打band不離三姐妹

 瑞典導演Lukas Moodysson改編了他太太的同名繪本,拍成了這部以成立女子樂團為目標的《We are the Best》。莫非是夫妻同心,其利斷金?《We are the best》笑中有淚,既瀟灑又風趣。青春電影最主要的基調是反叛、反建制,而這部電影從內到外做到了反傳統。一般的音樂題材電影都慣性用男子組樂隊為主調,女子組的作品反而寥寥無幾,其中的例子有以七十年代傳奇樂隊The Runaways為題材的同名電影。十三歲的少女樂隊,從零開始組樂隊,中間經歷了友誼、信仰與愛情的考驗,從音樂裡看到團隊精神,同樣也有一份正能量貫徹在電影當中,誓要做到我們看似很壞,但實情是很捧的自我滿足精神。成功與失敗,who’s fucking care? 
   

   《We are the best》宣揚的是把青春揮霍,不理他人目光的精神,喜歡看青春電影大概是從年青人身上看到他們拼死都不會放棄的理想。成長何謂是人生的黃金時間,從電影開始就看到外國青年人在生活上是如此的放浪不羈,校園的開放程度直叫人豔羨。十三歲少女恤成Punk的髮型,雖然會被人嘲笑,但起訴堅持了自己的信念。信仰不一定是宗教,可以是音樂、可以是藝術,片中的少女Bobo與Klara當下的目標就只有從Punk裡面學習,從Punk裡面得到解放。在日常生活中,Bobo生活在有缺失的家庭當中,而Klara雖然生活在幸福家庭,但家裡經常會有紛爭,十三歲激起的青春荷爾蒙開始反叛起來。而此刻她們可以做的是找一點樂子,在誤打誤撞的機會下接觸到音樂。 
   
   經營一對樂隊並不容易,特別是她們兩個也沒有接受過音樂的培訓。在偶然的機會下遇到同校卻被同學嘲笑的Hedvig,開始了三人的搖滾歲月。Hedvig是傳統的基督徒,相當來說Bobo與Klara的角色就像是邊緣少女一樣,她們被遺棄,同學或多或少總會「歧視」她們的髮型,認為她們是異類。在男人的世界又得不到任何的尊重,唯有Punk讓她們說出心中所想,唱出她們的世界觀。《We are the best》的有趣之處是看到國外的年青人可以關心多種的社會議題,從核災到飢餓問題,一些看似是無關痛癢的事情落到她們手上,就是憤怒。歌曲與社會的關係是絲絲緊扣的,音樂不只是談情說愛,最重要是想法與表達自己。至於會不會得到認同,那就是後話。 
   
   三個少女的關係也因為信念的問題而動搖,Hedvig在Bobo與Klara的鼓勵下進入樂隊,並帶領著樂隊進步。最初Hedvig受到同學的排擠,嫌她老土,是學校的孤獨精。Bobo與Klara在外表上並非善男信女,但心裡是相當善良的。她們打從心底欣賞Hedvig,讓她從自我的世界走進另一個意識形態之內,感受世界的差異。電影的一個賣點是和而不同,即使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可以共冶一爐,而最令人感到大快人手的莫過於對宗教的諷刺。事實上,有些教徒對宗教走火入魔,片裡Hedvig的母親認為女兒被欺凌,要求Bobo與Klara跟她回教會。誰知女兒早已認同兩位小伙伴對她的「改造」,產生了獨立自主的想法。音樂是她們的共同目標,是大同的。電影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不對任何一方作出批評,而是讓兩種的價值都存在,交由觀眾去評價。除了挑戰價值觀外,電影也寫了一段十三歲的愛情,正所謂少女情懷總是詩,總是花癡。這一段感情看似是複雜,兩姐妹為了一個男仔而出暗招,差一點就打破了友誼。幸好,總算沒傷到感情,姐妹間的感情一時亢奮、一時迷惘,但無論發生任何事情也看到她們的團結。直教人內心感到溫暖的。
 

                               

   電影的優勝之處是沒有把成敗得失掛在口邊,並沒有輸打嬴要,展示出隨性的一面。一方面感到女孩們都很頹廢,但另一方面頹廢之中帶點狂野,何嘗不是一種我有我生活的態度。有時候電影就是需要這種態度,告訴我們不用怕,又如何,為我們的生活注入了一份正能量,也為我們注入了笑聲,笑聲之中不約而同的帶點哲學,帶點道理。《We are the Best》絕對是一部好戲,三位小演員都相當有天份,不要看她們的樣子很punk就覺得恐怖,其實三位都是小美女。未來的路前途無可限量,還有的是牙尖嘴利,年紀輕輕就能有如此喜感,的確為電影增添不少好感。值得一看再看,再唱一曲Hang God和她們唯一的「hate the sport」吧。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電影亂象】政治.電影.四不像

政治與電影的關係是密不可分,但近年香港出現的電影出現了一個十分離譜的現象,就是為了政治而政治,衍生抽水之嫌。從近期的《那夜凌晨》與陶傑執導的《愛.尋.謎》都有政治的訴求,從別人的解讀與某些電影對白也看到電影人的盲點與未能把電影藝術與社會的關係緊扣,陳果的電影提到普選,提到香港不再是我們熟悉的香港就忽然被解讀為「香港不再是我們的家」,陶傑的電影事先聲明與政治有關,奈何眼高手低,電影裡的人物的政治訴求似乎沒有如實的反映出來。


除了這兩部電影外,有新導演與短片導演也走進了政治的誤區,其中鮮浪潮比賽的《七一生日不快樂》就是當中的俵俵者,一對情侶隨便走上街頭,看著他們把兒女私情放在遊行當中,到底是談情還是抗爭呢?抗爭少不免的是青年之火,而這部電影有的是你愛我,我不愛你,對香港未來又有什麼寄望?而新晉導演何康的《末日派對》(2013)更是慘不忍睹的一部電影,同年出道的女導演劉韻文總算是交了一個中港矛盾的寫實故事,而《末日派對》當中所描寫的遊行示威場面,有真有假,但說到底看不到火氣,有的只是讓一些社會題材出現,只是限於出現,而沒有思考與反省。劉韻文的《過界》雖然是立場上有所傾斜,但起碼反映了雙非嬰兒的現實,跨境生育的現象。

時勢做電影,電影做時勢是鐵一般的事實,拿許鞍華的「天水圍二部曲」作例子吧。同樣都是反映社會的邊緣人,電影講到家庭暴力、天水圍城的都市面貌。電影某程度上要做到的不是抒發心裡面的怨氣,而是要做到消化,如何看待問題與反映問題。何康的《末日派對》之所以失敗最主要是有名無實,政治議題在片裡沒有發揮到它的功用,套在人物身上也是空白。莫講話人物的描寫所其的鬆散,相信連導演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是不支持香港電影,而是很多時候香港電影只是看到當時的社會時興什麼議題就一窩蜂拍攝,猜想他們是不是害怕被人罵「討厭政治」,《末日派對》裡的確出現了很多社會議題,例如是洗腦教育、雷曼事件、還有立法會選舉等等,但人物對待眾多事件的態度卻是蒼白。與其要拍一部無力的電影,倒不如思考一下應不應該拍電影,還有是反省一下為何要有這部片。

同時這類「偽政治電影」竟然在香港社會得到了認同,報章雜誌日復日的介紹紅VAN的政治隱喻,那怕是一兩句的對白也被捧上神桌之上。到底是香港人在看電影的智慧低還是我們的城市對待電影就是如此的膚淺。這裡不是討厭電影有政治元素,同樣也有一些電影做得比較完善,例如是杜琪峰的《黑社會》,為了政治而政治令到香港電影變得突兀,彷似只有語出驚人才有果效,與其要追求觀眾對政治的認同,倒不如先搞到文本創作。新導演又好,老導演也好,行動與消化也是最重要的,否則再多的怨氣、再多的憤怒也只會是憤怒,而沒有任何進步。

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天注定《一代宗師》橫掃十二個獎項


第三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曲終人散,輿論普遍都是為何麥浚龍得不到新晉導演獎、又或是為何影后是章子怡,更有論者論到本土與合拍之爭。基本上金像獎是需要有賽後檢討,今屆的獎項相當的平分秋色,《狂舞派》奪三獎、《殭屍》奪二獎、《激戰》奪一獎,其餘的獎項都撥歸到《一代宗師》的袋口中。十二項大獎超越了《寒戰》與《甜蜜蜜》的九項大獎,去年《寒戰》成為了大羸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寒戰》的成就顯然是依靠演員的「CHOK」的表現,劇本上戲不接下戲,奈何在當屆的金像獎裡《寒戰》就是最高票房、最有口碑、且有最多型男演員的電影。它的成就或許需要多看幾屆才能總結出來,今屆金像獎在分獎當中是有傾斜的,最主要是《一代宗師》在國內外得到的榮譽與讚同,再者是王家衛之名聲。

                           
本來《一代宗師》是上屆的電影,奈何因公映期的問題不能參加上屆的頒獎禮,故讓《寒戰》執到「死雞」,到了今屆無論是什麼電影再好也蓋不住宗師的勢頭。《一代宗師》的得獎最主要是面子,首先電影代表香港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並順利入到九強,是港片的最佳成績。第二是參加過柏林影展,第三是在美國上映大獲好評,第四在某程度上香港金像獎的賽果是有點參照了台灣金馬獎。故此,《一代宗師》可以雄霸天下是有原因的。還有的當然少不了王家衛的知名度,試問香港有那個導演可以無劇本地拍了八年電影。即使王家衛拍屎尿屁片也會有人讚好,這就是香港人對「大師」的刻版印象,對導演的過度吹捧。只要出過國外的,有點小成就的都有可能。別忘記,《一代宗師》為了參與金像獎而上映了幾日的「幽靈場」,真是為了獎項可以去到幾盡?

另一方面,《一代宗師》獲獎也似乎是注定的。且看去年才拍得出四十九部電影,最佳電影裡的其他候選電影都有著瑕疵,連故事也說不清。《一代宗師》的成功是幕後班底的襯托,張叔平的美指與設計、有如唇間殘雪、富有美感的攝影都是電影的優勝之處。除了得到最佳導演與最佳女主角之外,幕後的獎項可謂是實至名歸。

至於小成本電影《狂舞派》可以奪得最佳新晉導演、新晉演員與原創歌曲獎也可被視為是「港產電影」的小勝,《狂舞派》雖不至於是什麼佳作,但在香港電影的低谷下開創了再次發掘了青春電影的可塑性,拍出香港人的熱血青春,相當的難得。黃修平與陳心遙未必是香港的最強名導,但他們的安份守己,克制兼奮進的嘗試,十分難得。今時今日的香港電影,翻炒舊日的成功,要不就是玩黃色笑話,而《狂舞派》的正氣與健康正是香港需要的東西。

至於影帝方面,張家輝憑著一身「筋肉人」造型,為他嬴取了第二個最佳男主角。張家輝的努力沒有白費,在他身上也有一份敬業樂業的精神。而他也轉型為導演了,執導了一部鬼片,至於會怎樣就要等稍後消息公佈了。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38th HKIFF】《夜之片鱗》:忽然出土中村登


 正當國際影壇關注小津安二郎的誕生一百一十週年的同時,有一位同是松竹公司的導演在國際上正式「出土」,分別在柏林影展與香港國際電影節亮相。同是百歲壽辰,他的命運與小津卻是有所不同。海外電影界大約在小津死後約為十五年就開始替他辦回顧展,在大學開辦小津的課程,研究小津的電影。而在香港大約在八十年代開始也關注小津,在亞洲地區可算是獨具慧眼。今日的小津已經是日本國內外的一塊瑰寶,松竹公司也藉著這次的機會修復了四部小津的晚期作品。而中村登顯然比較寂寞一點,從松竹公司為他開設的社交網頁只有小貓三數隻,上網找他的資料又不多。香港特別的是繼柏林與日本國內的影展之後,有機會放映他的作品。相信未來國際影壇會有更多對中村登的研究,暫時對他的成就是難以肯定與評價,但可以肯定的是1964年拍攝的《夜之片鱗》(The Shape of Night)是一部精品電影。 
                     
   
   《夜之片鱗》是一個講述因為愛情而逼良為娼的故事,桑野美雪飾演的芳江戀上窩囊小混混英治,開始了她的下海生涯。歡場未必無真愛,在偶然的機會下遇到恩客,要芳江跟隨他離開。與此同時,芳江的心裡一直都有英治,對他的要求逆來順受。芳江猶如是英治的扯線木偶,同時也是被他的愛所支配著。電影以平行時空作切入點,把十九歲的芳江與二十五歲的她作平行叙述。昔日的芳江對未來充滿希望,少女情懷總是多情種,沒想到會被眼前這個男人吸引。英治從開始就暪騙自己的身份,而芳江也沒有覺得大不了。在她眼前只有這個男人,她相信男人愛她,只要與他有身體接觸就感到無限溫暖。 
   
   隨著年月變化,芳江摸不清自己的生活,只好繼續沉淪下去。電影著重寫她的內心變化,從最初質疑、恐懼、否定到接受、妥協與服從。霓紅燈下,映照著孤獨的身影。在部份資料裡講到中村登從五十年代開始拍攝,大學畢業後就進入松竹大船廠。起初拍的是娛樂片,他多數的作品都是改編至小說,曾經改編過川端康城的作品。《夜之片鱗》也不例外,也是一部改編的作品。據知中村登與巨匠木下惠介齊名。如今中村登逝世超過三十年,能夠發掘到他已經是十分難得。在那個年代日本出產了很多有名氣的導演,例如大島渚、今村昌平,黑澤明等等。要看的話也倒花點時間。說日本是電影大國是當之無愧的,估計仍有很多人未正式「出土」,把中村登的作品並不失禮,雖然作品是後期才有個人風格,但《夜之片鱗》的美感也是不可忽視的,鏡頭下的桑野美雪猶如是張曼玉,無論是輪廓、衣著打扮都有種貴氣,相當悅目。 
   
   在中村登這部作品裡,看到女人在底層掙扎求存,既要受男人的嗦擺也要面對生活。諷刺的是在戲中的男人英治只是一個依靠妓女謀生的人,在生活裡沒有技能,而恩客卻正氣得多,起碼有正當職業並叫芳江從良,重新開始。芳江徘徊在兩個男人之間,這六年發生過太多的事情,她開始感受到男人的心不在她身上,雙方的關係建立在利益之上。萌生殺機。殺掉這個毀掉她一生的男人,放手也是一種愛,芳江對英治那種無條件的愛,英治卻不懂珍惜。結果二人共同走上不歸路。 
   
   有趣的是當時日本黑幫也有其「武士道」精神,他們套上腰封。腰封的作用是在切腹時防止內臟滲漏,套在英治這種貪生怕死的人身上顯得諷刺。愛情是盲目的,當芳江愛上英治,誰會想到後來會因愛成恨、互相折磨、當一段關係變得沒有未來與希望時,就只有狠狠地終結。其中一幕強姦的戲份,展示了男方對女方的無能愛,任由她被宰割。《夜之片鱗》的精彩之處在於刻劃人物的情感,女方本是憧憬有美好的愛情,而自己卻在情路上受到挫敗,沒有帶眼識人。至於男方,從頭到尾一直也沒有做好本份,以致女方對他失望,即使是憤恨也離不開他。從內至外,電影從劇本、燈光、演員都配合得宜,看起來既有神秘感也有滄桑感,桑野美雪在戲裡絕對是眼前一亮。目前日本國內已出土了三部中村登的作品,盼望日後有機會再了解他多一些。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第三十三屆香港金像獎專題】新晉導演裡的「遺珠」


第三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將於本周日(4月13日)舉行,驟看提名名單大概會估到各獎項的勝數,粗略估計本屆金像獎將會是《一代宗師》的天下,且看到時賽果會否有突破的發展。去年香港電影數量不足五十部,倒有不少有口碑與有票房的電影,同時去年也是有不少新晉導演捱出個明天,當看到評委會最後的提名名單當中的三人,不是眼紅名單中三人。而是制度上難免是不公平,讓一些有潛質的導演消失在大眾眼前。這裡我們談談那些「遺珠」吧。在今屆的新晉導演提名當中有三人,分別是黃修平《狂舞派》、麥浚龍《殭屍》與袁錦麟《風暴》,其中黃與袁兩人在過往都有作品面世。黃修平有《魔術男》、《燦若繁星》,「入行」超過十年,而袁錦麟則有《男兒當入樽》。在金像獎的評選裡,只計算新晉導演的首兩部電影。而黃修平的特別在於他的首作不乎合有關當局對放映格式的標準,故他可以憑《狂舞派》成為「新人」。

                                             

去年有幾位由藝人轉型為導演的名字,楊采妮《聖誕玫瑰》、任達華《迷離夜》、麥浚龍《殭屍》,同時幕後電影人與學院派,其中有編劇翁子光《微交少女》、周冠威《一個複雜故事》、劉韻文《過界》、何康《末日派對》。《微交少女》只是為了趕上提名的尾班車在月尾上映了幾天,相信在年內可以看到有關的電影。在眾人當人比較可惜的是劉韻文、楊采妮與周冠威。此話可解,大概是他們真的是「新人」,作品亦有創新與可觀。其中劉韻文就帶著首作到康城裡頭讓國際觀摩,這三人的作品題材也相當大膽。楊采妮全程採用法庭戲、劉韻文用寫實的角度寫中港矛盾,而周冠威更改編了言情作品亦舒的同名小說。

   
黃修平、袁錦麟與麥浚龍的入圍也會有它們的原因,《狂舞派》是繼邱禮濤《給他們一個機會》之後的跳舞電影,講述青年人的夢想,有鼓勵青年的作用。袁錦麟的《風暴》是一部「後現代」毀滅中環的電影,似乎在預示「佔中」,有影評人講到去年《寒戰》奪獎,今年我們要雙倍奉還,去年新晉導演就是由梁樂民、陸劍青奪得,安樂影片動用了一個億重整中環,果然是有心有力,至於觀眾的反應各走極端。至於麥浚龍口裡說著致敬「殭屍片」,也給影評人認為有抽水之嫌,只有外在,欠缺內觀。

評委團在選取入圍作品的時候,似乎欠缺了前瞻性,把金像獎塑造為票房高就等於是好電影的假象,質素的考量與票房表現不成正比。個人意見認為把一些有心的作為拒諸在體制的門外,而整體而言「新人」的制度又是否有必要修改,讓一些真正的新人有機會獲得提名,而不只是讓廣為人知的作品才有機會獲得提名。讓電影界長江後浪推前浪,才是金像獎的最終責任。

2014年4月4日 星期五

【38th HKIFF】《未夠秤》(Lesson in Dissent):香港當代民主運動的酵母

事隔兩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再次放映關於香港社會運動的紀錄片。回想到「本土運動」的由來,一定要回到約莫十年前的保天星、保皇后的保育運動,當時的傳媒與輿論都把「八十後」掛在口邊,然後一零年的反高鐵運動聚焦到一班年青人透過五區苦行、行為藝術的形式進行抗爭。接下來就是左翼青年發起佔領中環與反財政預算案的堵路行動。盧鎮業(小野)的作品《那年春夏.之後》紀錄了一零、一一年的社會運動。雖然片中的觀點難免是有點自圓其說,立場上未必很中肯,但依然值得一看。為什麼當時的青年要佔領中環,當外間認為他們是「大食懶」的時候,有沒有聽過他們想什麼? 
                            


  九十後.擔大旗 
   聆聽,是香港政府首要學習的一課。一二年的一場反國教運動令到一班不理世事的家長走上街頭,最終政府也在事件上進行了大讓步,原先強制推行的國民教育科最終交由校方主導。猶記得反高鐵運動時,有些社會大眾都認為「八十後」很激進,不應該包圍立法會,那他們應該對《未夠秤》裡的年輕「九十後」另眼相看,本來平平無奇的小伙子黃之鋒在短時間之內成為了知名人物,一場與政府對抗的反國教運動勢在必行。學民思潮的成立可稱為中學生論政的里程碑,過往香港的學生都被批評為不理世事、無知,特別是在媒體上用「港孩」稱呼新一代,認為他們嬌生慣養,不擅處事。在《未夠秤》裡面,就是要狠狠地告訴偽善的成年人,學生是有資格發聲,有資格參政的。 
   
   除了黃之鋒外,片中出現的另一位年輕人馬雲祺(馬仔)則給予人別有一番感覺。馬仔是一名左翼青年,當黃之鋒在鏡頭前得到別人的讚賞與認同、鼓勵與支持的時候,他要面對的是政治檢控。他沒有鎂光燈照射著,身在的政黨又不是富貴,總有些人認為他們只懂在議會掟蕉、堵路、搞事,背負著很多的標籤。而近年香港同時冒起所謂的愛港團體,愛港團體最愛指罵年輕人為「廢青」,對比起黃之鋒在媒體上的受落,馬仔身上貼上的是「滋事份子」的名字。 
   
  愛自由.愛未來 
   來至牛津大學的Matthew Torne(杜浩綸)來回香港與英國拍成這部紀錄片,從意義上表演了他對香港的感情,其中他的畢業論文是研究香港的政制發展。他是否異鄉人根本不是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他愛香港、他關心香港的青年人。單憑這一點已經很安慰。電影難免會看到瑕疵,從影像的連接可以理解為二零一二的新聞大事記錄,它的片段是零碎的,猶如是電視台的大事回顧般。雖然在叙事上與深入年輕人的想法上有不足,但《未夠秤》勝在在切入的角度上淺白易明,即使政治冷感的成年人都會明白這群孩子爭取什麼。簡單來說,可以用幾個詞語闡明,就是未來、自主與民主。 
   
  回歸後出生的一代未曾經歷過港英歲月,有人會笑他們少年不識愁滋味,又有人會問他們到底知道多少。他們知道多少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九十後或多或少是看到社會上的現象。他們自小要在起跑線之上,你猜孩子們不辛苦嗎?《未夠秤》適合家長去看,看一看你想你們的孩子將來怎樣?要成為高分低能還是做一個正直、看到不公義便會發聲的人、抑或是做一個讀畢大學仍要每月賺八千,無上流機會的人? 
   
  最漫長故事.由你開始 
   《未夠秤》主要用孩子的角度講述他們對香港、對社運的參與,歲數並不會構成大問題,就連幼稚園學生也懂得分對與錯,明知政府推出一些腐敗的政策,難道仍要啞忍與接受嗎?有時候,沉默的大多數是犬儒與人云亦云的,香港有部份人連最基本的公民義務也不懂得是什麼。即使受過教育又如何,有些年輕人會認為政治是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又或者有些人是鍵盤戰士,透過這部紀錄片可以喚起部份人的意識,讓他們走上街頭實戰。 
   
   電影推出後前後,主流傳媒主要把目光放在黃之鋒身上,某程度上對社民連的馬仔有點不公平。或者馬仔的形象不太受到社會人士的接納,又或者黃之鋒的鋒芒太露。是的,有時覺得香港人很恐怖。當之鋒出了名後,突然間成為了「英雄」、「偶像」、「代議士」,成名是有代價的,幸好的是少年並沒有當局者迷。反而是一眾的香港人把組織吹捧得太高,以致有時候產生分歧,兼且造就了一些懶惰的市民要學生代為發聲。其實是社會的民智偏低還是民主訴求真的不值一提。香港人的反應是極端的,一時就追捧羊群心理,看到有什麼事情就立即變臉,開始調轉槍頭去指責他人。那當然我們的城市還是有些熱心熱血的人,不更改他們的立場,堅定不移。 
   
   事隔年半,再看反國教。對我們來說是個借鏡,放下左中右的光譜,齊心做這件事。學民思潮的出現也喚醒了一群不聞不問的家長的關注,成立了家長組,透過一連串的遊行與示威才有後來的結果。冰封三尺之下,黃之鋒與他的朋友的確不容易把這件事發展成媒體事件。同樣一件與學生相關的事情,家長、教協起初竟然裝作視而不見,在關心事件的反應又是否有問題呢?國教事件後,學民思潮主動關心起政改與普選,雖然道不同,但還是可了解一下的。學民思潮的出現為香港注入一股新的民主力量,過往我們依賴政客、甚至有些政客做了十多二十年,到頭來有些人轉軚、有些人妥協、有些人在鏡頭前作秀。相對地,孩子的堅定不一摑了這些政客一大巴,同時也反映了公民運動是可以因著單一議題與目標而令政府卻步。群眾力量是有效的,反國教運動讓我們看到香港的青年人是有希望的,上街的目的不是為了當英雄,而是讓自己成為一個人。 
   
   從兩位少年身上各見他們的特色,一個多數站在媒體前,一個在媒體後面,每逢有什麼官司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在馬仔的部份著墨的是他的政黨、後勤的工作,與之鋒是相映成趣,紀錄片不是要比較誰做多做少,不是要分路線、分黨派。而是讓我們看到在社運路上的青年人如何歷盡艱辛,回饋社會,從社運中成長。馬仔的經歷令人好奇,兩年前一個十七歲青年輟學搞社運,在多數家長眼中不讀書就是死罪,更何況馬仔的樣子像那種嬉皮士。電影沒有訪問到他的家人,但隱約可以知道他的家長給予子女的放任,年輕沒有分對與錯,最主要給子女有選擇的空間。馬仔的知名度比之鋒少得多,但他那種不求名利的態度都相當值得我們學習。除了反國教外,電影也講到了過去發生的遊行示威、2012年的立法會選舉,都有一個較為全面一點的紀錄。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未夠秤》的產生帶出了九十後的聲音,日後他們未必從政,或者是走別的路,至少此刻可以把青春揮霍,用青年人的熱情投入社會。電影只是作一個小型的記錄,作為香港社運的編年史。這部電影會讓成年人們慚愧,到底我們口裡說愛香港,又實際為香港做了多少?當見到這些孩子,除了一句加油客套話、捐錢外,你有沒有想過為他們做得更多? 
   
   二零一七,普選大限將至。林鄭月娥早前說漏了嘴,意味著普選是一錘定音,我們不得說不。難道一錘定音就是有商有量的表現?民間與政黨在普選上均有他們的方案,其中學民思潮正在推廣公民提名。無論是選擇什麼路線,我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最終的一步。你可以不支持學生方案,但你也可以盡你的能力,那怕是遊行、小至做橫幅也好,什麼都好,我們在這件事情上都要行動。只要有民主,那我們的下一代才會生活愉快,用人民的選票選出一個人民特首,不接受小圈子選舉產生非民意授權的特首。不要再坐在鍵盤面前,要多關心香港。孩子也可以為這個地方做到點事,我們成年人又為何不可?謹記民主要堅持。 
   
   
  文/Dorothy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移民是我城的核心價值


  九十年代「UFO電影人電影製作公司」製作了很多膾炙人口,有玩味與魔幻成份的土炮港產片。隨著九七將至,移民成為了當時香港電影裡的主要題材。在陳可辛的電影裡,也有兩部關於移民的電影。分別是《甜蜜蜜》與《嫲嫲帆帆》,兩者同是九六年的作品。前者被視為是陳可辛的代表作,也是張曼玉的封后之作。後者則是不計成本的玩味、即興之作。與前者具商業策略與明星效應,反應可謂是相反。即使到今時今日,《嫲嫲帆帆》可稱為是陳可辛電影事業裡面的遺珠。其後,陳可辛也如他的戲中人一樣走上「移民路」,到九九年才在美國拍了《情書》。而近十多年他一路向北,重心已經「移民」到國內。

                            

移民警號再度響起

 
回歸十七年,移民潮再度成為了都市熱話,年輕人想移民到台灣、曾在國外因不能謀生而回流香港的「專業人士」希望二次移民。香港人自小沒有家國概念,更遑論是對香港本土的承擔。從高官子女的國籍身份就可以看到香港人有多愛香港,其實很諷刺的。而例子並不是只有數個,而是如數家珍的。有些人對著香港所發生的事情指點江山,但從不落手落腳行動,身患政治潔癖。眼見香港的社會問題,一句移民、心灰意冷就了事。連戰也未戰,就已經放棄。此時此刻,看《甜蜜蜜》又好,看《嫲嫲帆帆》也好,會別有一番滋味。

 
在香港人的眼中,香港這個地方只是過客,短暫的停留,又或者是過橋抽板與消費香港,一遇到重大的變故就想著離開。陳可辛的電影裡表達了這種現實的想法,在九十年代有這種想法並不感到意外。對於九七的恐懼散落在每一家,可以離開的、有能力的都會這樣做。但今時今日,有些人回流了。原因不是香港最好,而是在外頭遭到歧視、工作與生活環境不太好,才明白香港是一塊寶地。如今,年紀漸老,在香港開始不太中用時,心裡又萌生起移民的念頭。

新香港人vs香港人
 
《嫲嫲帆帆》與《甜蜜蜜》不同的是,《甜蜜蜜》是以八十年代的新移民為主題,講述他們在香港奮鬥與相遇的過程。如今看《甜蜜蜜》很容易會牽扯到新香港人,昔日的新移民努力工作,張曼玉飾演的李翹身兼多職,黎明演的黎小軍當送雞工人,廣東話有云:「馬死落地行」。而今日的新移民被標籤為蝗蟲,拿納稅人的福利,不做工、偷得無厭。即使在新聞鏡頭裡都可以見到他們可憎的面貌,與昔日的新移民比較,以前的人比較勤儉,而今日的人則只會抱怨香港。

 
雖然兩部電影同為移民題材,看點卻不一樣。一部是從時代的發展看香港人身份的轉變,而另一部是徘徊在應否移民的邊緣。《嫲嫲帆帆》的特別之處在於在拍攝上沒多的考量,相當的隨性,兼且它的奇幻元素與《新難兄難弟》(1993)是相似的,都是有關親情的救贖,要學懂珍惜父母。《嫲嫲帆帆》裡的主角似乎對香港沒有一種落地的情感,一心只想著要離開而不告訴母親。從電影裡,只看到的是愚孝、欠缺個人主見的思想。或者一直以來,家庭以致是學校都教導我們不要去理政治,要做一個識時務的人,故此香港人的核心價值一直都是賺錢至上,而我們又不會感到意外。來到今日,香港人連誰是母親也不知曉。到底母親是英國、是中國還是香港?

What for
香港?
 
在片中杜麗莎演的大家姐與不同國籍的男人有染,或者是折射了我們的身份認同,我們的隨便、無所謂造成了上一代人的冷感,對家國身份的忽視。在香港的愛國主義運動裡,唯獨八九民運讓我們活得像個中國人,然而隨後的轉變呢?我想偽善、講一套做一套都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在過去十多年我們又實際為這個地方做過什麼?移民的聲音又在響起了,除了口裡說很失望、很心痛外,有沒有為這個地方做什麼?你有去遊行嗎?你有去表達嗎?很諷刺的是《嫲嫲帆帆》裡的主角譚詠麟就是一個偽善的俵俵者,口裡說愛國,卻把家裡人都送到外國去。無論是高官、抑或者是藝人都把香港的價值抽真空,並不是發至內心去為人民謀福祉。

 
《嫲嫲帆帆》在當時看起訴是一部喜劇,但實情是香港的悲劇。在《新難兄難弟》裡還有粵語片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而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只是看到離散。除了移民的層面外,《嫲嫲帆帆》的核心命題是母愛。一個愚孝的兒子與一個凡事也磨蹭的母親,在當中兒子最終也要學會獨自面對,而不能再有依靠。片裡雖然是有點兒的絕望,但在最終在留有希望。新的生命降生,新的香港,留下了期盼。這個結局也隱約地透露了香港已經不同了,不能夠再依賴其他人,而要走出自己的路。

 
借這部電影想與各位分享的是我們都不能夠眼不見為乾淨,在當今的政局下我們都不能夠做逃兵,說本土又好、左右翼也好,我們都要視香港為家。既然視這個地方為家,就應當愛惜他、珍惜他。移民只是逃避,近年多了年輕人移民台灣,諗深一層吧,台灣的民主也是依靠台灣人自己爭取。而我希望有一日可以為香港人感到驕傲,民主會戰勝歸來,並不是看到因著我們的懦弱而令到這個地方更加差。

Text/Dorothy

過去30日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