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生死疲勞】思念是一種病.《百日告別》

最好的故事是源於真實的經歷,面對同電影一樣失去摯親的經歷,導演林書宇就經歷過,雖然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但電影雖然是虛構的但也有真實的一面、日常的一面。這使《百日告別》在情感上是一部好作品,正因為它有同理心、有人性的真善美與瑕疵,所指的瑕疵並不是電影的毛病,而是人與人之間那種複雜但又共通的點,但每個人都不可以要求別人為你做太多,但人總會分誰好誰壞、關心也是會有冷漠的、甚至只是掛在嘴邊比較隨口的關心。接不接受就要看個人的看法,畢竟沒可能做到人人明白你的情感、你的想法,對於現實的無奈,大概要學一下景隨心轉與隨和一點,讓自己多一點同理心。《百日告別》之所以感動人也是同理心,兩位主角喪偶後走進新的狀態,未知的、混亂的、生活的新階段早就開始,但上帝卻回收了眼前美好的一切,林嘉欣演的心敏要結婚了,石頭演的育偉要有新的生命,但通通撲空。

  面對一下子喪失親人會迷失,真正的痛並不是當下,而是往後接受了事實後才會有的孤獨感。思念是一種病,導演以寫劇本為悼念親人的儀式,他在訪問提到會把那個人永遠放在心。拍電影是為自己釋懷、鼓勵同樣的人、去認識死亡、接觸死亡、不忌諱去談生死、去放下但仍然要記住、去記住但不能沉淪於悲痛、去關心而不是寒暄。電影裡可以令到主角釋懷、感到安慰的人都不是他們的家人,而是通過對身後事的處理、瑣碎的事情令到主角們看到亡夫/亡妻的啟示,令他們相信與心安理得。電影是很注重細節與人的關係,比如心敏在未婚夫離世後與他的家人有疏離感,除了往後是未婚夫的弟弟有交集外,基本上未婚夫的家人是冷淡的,在靈堂上甚至不當作是家人。而育偉的太太是基督徒,但她的家人下不到決定所以無法尊重她的信仰。人生已經走到終點,不完美,到死後還要成為別人吵鬧的對象。就這樣各自喪偶的一男一女參加百日的法事,經過了頭七、三七、五七、七七、相信鬼魂輪迴了、亦經過面對死亡的幾個階段。憤怒、自責、消極、接受、重生,情緒的過渡期有先後次序,男女主角因人而異,但他們有共通點,就是有一段時間曾嘗試自殺,不願承認愛人已離開。



  男的經歷過性愛的放縱、怨天怨地、質問上帝、女的去了沖繩完成未婚夫安排的行程、過程中感覺他在身旁,從沒遠離。但旅行終究有完結的一天,回國仍然要面對往後的生活,看似一臉堅強實則柔弱女子。女人用旅行當作儀式去紀念未婚夫,男的到處去太太的前學生處還學費。其實當中發生的事情都是小事,有些對白微不足道卻很重要,大概是一份同理心與尊重,也側寫了二人的生前的刻劃。而最後的公映版刪減了一段戲,就是心敏與未婚夫的弟弟有一段床戲,導演最後刪走是深怕華人觀眾反感,但其實這段戲的目的是讓對方感受到未婚夫的氣息,那種熟悉的氛圍與感覺讓他們親近。

  在《百日告別》裡有幾個畫面會有感覺,男方那面一方面很恨車禍的司機,但聽到死者媽媽的電話傳來的聲音也怪不了多少,失去親人的並不止他一人。第二是他趕走亡妻的學生,而後來從那個女學生身上領受到妻子對學生的愛與溫暖,會為學生而準備。第三是他到家家户户交還學費,有些人隨便就打發了他,但有一户人叫兒子彈奏歌曲給師丈聽,這或者就是基本的招呼與尊重吧,之後一句對白帶出亡妻才是最好的老師。也許育偉看到了學生的表現,令他知道亡妻有多努力,讓他的內心感到溫暖,又或者是一種責任看著他們成長,從學生身上看到妻子的待人接物,潛而默化。

  至於女方,在沖繩的酒店假裝丈夫在,為了要安全感而用枕頭堆成一團東西。這原是屬於他們的旅行,在路口遇上一個說日文的老人家,老人家說了一大堆東西又送她糖讓她感到有人關心。本來結婚要搬到新家,但她一時接受不了,所以自殺但不果。既然自殺不了,就理應好好活下去,對他們二人來說真正釋懷的是陌生人,前學生彈蕭邦的練習曲、也許是語帶雙關,要育偉好好練習未來的日子、適應日常。心敏從未婚夫的中學老師身上得到一張卡,「花開花落終有時」。他們分別感受到亡者的愛與靈魂的存在,又或者這就是呼叫與回應。人鬼殊途,命中注定。

  電影的結尾有點意思,完成百日告別後,就告別百日。傷口何時會復完,沒人知道,他們不是要忘記而是沉殿一份愛。旅遊巴在山路上駕駛,鏡頭映著旅遊巴落山,漫漫長路寓意出口、寓意下一站。未知的人生正在等著他們,人生無常、悲喜有時、聚散之間、最重要是抱緊眼前人。


  在金馬獎與金像獎上林嘉欣分別有提名,最終在金馬獎憑這部《百日告別》獲得影后寶座,她的一舉一動自然有氣質,也許她是大眾心目中最佳妻子的原形。實至名歸演繹出內心的傷痛。焉知生才能焉知死,從死亡裡發掘到人生的意義,好好過日子,活在當下才是真正的命題。電影不是要宣揚什麼正能量,而是帶出了當中的無奈,百日告別是個紓緩的過程、它是如此的真實、平淡的電影顯淺的帶出生而為人的難處、直視傷痛,把禁忌性的題材轉化為開放的課題,是華語影壇中鮮有的作品。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反英雄.反傳統.反抗與妥協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李安開宗明義講到這不是一部反戰電影,而是透過一個十九歲男孩的視角與心理變化去看世界觀、看個人的內觀與矛盾,電影就如一面鏡子帶出男孩Billy的成長印記,用他敏感的視角帶出全球化、英雄主義、愛國主義、家庭、軍隊等等的看法與經歷,窺看美國的眾生相。過去奧斯卡也有不少以戰爭為題材的英雄電影,09年就把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給了《拆彈雄心》(The Hurt Locker)15年有份提名角逐多項大獎的《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這些電影都是以911後的伊拉克戰爭為背景。但這兩部偏偏是大美國主義的英雄電影,而李安不同的是他的背景根本不需要為任何一個國家背書、他沒有選擇去歌頌英雄、而是將焦點放到「人」的身上。顯然,《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是一部由小說《中場無戰事》所改編的電影,但比利林恩的角色卻是活生生的存在,而是千千萬萬個的。伊拉克戰爭到今時今日還未徹底的完結,美國總統由布殊到奧巴馬然後即將到川普,是否開戰其實是看美國人的選擇。在奧巴馬時代擊殺了拉登、可是殺掉一個人並不是解決問題的,這幾年極端的宗教勢力、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的冒起成為了新的威脅。戰爭與和平相互而生,為的是宣揚一套價值觀與維護國家安全。


媒體訴諸「英雄」
  軍隊是國家機器的代表與象徵,比利林恩這個人是平凡的,他只是在陰差陽錯之下做了一件外界認為是英雄的東西,但他個人並不認為。在曾提名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的HBO電影《戰爭中的海報女孩》(Poster Girl)(2010)裡的Robynn Murray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同樣也是十九歲從軍,但去過伊拉克後整個人也性情大變,患上壓力後創傷症後群(PTSD),自殺不遂、從有一份很好的軍人收入到要拿政府的補助。她曾經與其他同袍登上海報的封面,如今光環已盡,只餘潦倒的生活,終生要靠服食精神科藥物過活。她從仰慕熱愛軍旅生活的熱血青年,如今成為要否定這種生活,她為此感到羞恥。在這部紀錄片裡帶出她的不安感,同時她並不孤獨,因為有同路人一些的退役士兵與她一起通過活動而走出傷痛。當看到比利林恩時就會想到Robynn會是他的將來?或者當他再回到伊拉克時還可以完好無缺地回家嗎?無論是Robynn還是虛構的比利,都帶出了媒體訴諸英雄、只愛報導光榮光輝的一面,這種對英雄的祟拜只是政治宣傳與技倆、虛有其表,但人民卻需要英雄,需要有話題、需要想像。
                       

  電影帶出了比利在短暫的回家與休假期間過了段浮光掠影的日子,他思疑自己是不是活在世上,有種虛實的錯覺。故事是發生在一日內,從早上到超級碗的球賽,他遇到社會上不同階層的人、平民對戰事的無視與無感、上流社會與石油公司的老闆只當他們是工具,可以壓榨與指揮的工具。媒體人的炒作與歌功頌德,並沒有理解軍人的感受、甚至是某程度上的侮辱。然而,這批年輕的軍人也是魯莽衝動的,在球場內外盡見冷漠、漠視、嘲笑、可是在短暫的相處之間也有愛、兄弟的愛、親人的愛與愛情。國民對軍人的態度源於對權力的祟拜、是敬畏的、媒體利用超級碗把愛國與娛樂融為一體宣揚愛國意識,但這種愛國也只是表面的愛。同一時間,比利要與很多人交手,亦都是這樣才見證到他的成長與為自己作決定。要從軍並不是他的選擇,正當這一天是他命運能選擇的一日,他大可以選擇離開。這一日發生的事也是難忘的,從不同的路人身上他意識到美國夢是什麼一回事,是利益、是欺榨、惺惺作態、還有就是他理想的世界,各種複雜的情感交集在一起。他開始思考自己與世界的連結,建立價值觀、也只有他一人在軍隊眾人裡顯得「心裡有鬼」。因為只有他可以選擇去或留,而其他人沉迷在燈紅酒綠的時光,得快樂時且快樂。這突顯出比利的敏感與抽離感,大兵們參與節目當中也帶出了好幾點要注意的,第一點是他們的警戒與防備、一遇上響亮的聲音就會害怕。第二點是他們是很暴躁的人,一遇到挑釁就用拳頭解決問題、失去理智。電影輕輕地談到引起他們有這種症狀的病症,但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從戰場到浮華一切都是落差,媒體今日可以捧為神,明日可以落井下石。今日有今日的英雄,明日自有其他成名的人。
  反傳統的拍攝方式
  對於李安用到4K3D、每秒120禎的技術拍攝文藝片,這是困難的。但既然他認為3D是未來那就順水推舟,但在這項技術上他是第一人。文藝片不同要求特技的《少年Pi》、也當然不及太空類型片,但這次的3D技術引來不少的讚嘆之餘還有對電影技術的討論。電影的本源是叙事、是質量、而這個故事說實話沒必要3D的。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演員全都是素顏上陣,聲畫是美的。老一輩的導演都學習3D技術,香港的杜琪峰、馬田史高西斯、高達、對於老一輩還有機會看他們的作品就已經是樂事,也不計較太多,反正老人家多學一種事物,歷久常新。李安有這樣的嘗試值得敬佩。

  反戰不反戰.責任與覺悟
 無論如何軍人這份工作總是有人做,在社會上各司其職,電影的背景是2004年伊拉克戰爭仍在打,軍隊徵兵。戰爭有生有死,但沒人可以追究生死有命,生者回來還有傷殘、心理上的醫保、死者還是落葉歸根。軍人的責任就是服從命令,他們無從逃避,有著死的覺悟、就像比利要保護的上司捨身成仁。他教導比利什麼是因果,而比利也很珍惜這些出生入死的兄弟,只有他們這個群體才可以互相理解,而不是留在美國國內、而不是他們的家人可以了解他們真正在幹什麼。最後的選擇不出人意表,也不是什麼政治正確的決定,而是他找到人生目標去守護人。
                        

  一個導演其實沒有責任去宣揚反戰、不反戰的精神,每事都是雙面的,不一定是二元對立、善惡、美醜、所以片中的軍人也不是完人,他們會犯錯。但關鍵在於重要時大家在一起,那就足夠。在叙事結構上,無可避免通過現實與回憶穿插,難免是公式化,但對於年青人的懵懂還是有共嗚。這是個沒有英雄的時代,至少比利不當自己是,他只是想做個普通人。這是個不可以依靠英雄的時代,對於英雄有道德標準、有落差就會什麼都不是。這是個負責任的時代,特別是對於團隊的,而電影帶出這一班士兵相濡以抹。愛不愛國對他們不是最重要的,焦點也不是在國族身份,而也不到他們選擇愛不愛國,而是要看國家愛不愛他們。這部電影的德州情意結難免有十一年前《斷背山》的影子,特別是這班兵哥可以很基的說我愛你,他們被市民嘲笑同性戀時的行為,這種兄弟情的描寫帶點曖昧但又隱閉的,而戲中也提到奧巴馬在在任時廢除軍隊的「不問不說」政策,莫非真是「每個人心中有座斷背山」,但更多的是比利林恩是現實的,他代表人的複雜性、不同的處境、不同的考量與掙扎,單是對人性多面向、對世界觀的理解,電影在有美中不足之下仍然打進心臟。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

《親子樂膠遊》與其公路電影系列的前世今生

  想不到《親子樂膠遊》(Vacation)(2015)這種看完得啖笑的電影也有一段歷史,在美國的公路電影中有大部份都是同質化兼傾向搞笑的。有時候看喜劇的笑料難免是感覺生不如死。美式的喜劇大都是大玩周星馳式的「屎尿屁」、「無厘頭」、粗口、文化差異與性愛。但因為這類電影沒有大的內容所以可以放空,《親子樂膠遊》的注目點難免是雷神的演出,但這部電影真正的意義並不是在於玩完就算,笑完就可以,而是它有一段歷史可以追溯,並且成為了後來電影有引用之處。不失也有其參考價值,《親子樂膠遊》是來至華納兄弟翻拍1983年的《Vacation》,說明是翻拍當然有類同的情節與相關的延續。除了原汁原味的翻拍外,整個系列還有另外三個外傳,分別是歐洲假期、聖誕假期與賭城假期。但這裡主要集中談2015年的新版與1983年的版本的分別與一些看法。


  為了去主題公園,可以去到幾盡?
  1983年的《Vacation》與2015年的版本相同之處在於兒子Rusty已經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三十年前父親帶一家人到Wally World遊玩,而Rusty也看到太太對去湖邊小屋的不滿,又看到一家人的散漫,兩個兒子又不團結,眼看朋友與兒子的關係良好打成一片,自不然想要一家齊齊整整去旅行。而去公路旅行時一家人在車子裡共渡時光,有更多的相處空間。這個家比起三十年前的家更加不和諧,太太與丈夫的婚姻狀況不太好、丈夫為家人做任何事情但得不到理解。而舊版的主角Clark,在新版只是客串形式出現的爺爺。舊版與新版有連結的地方就是舊車陪伴主角去到Wally World,由最初的不想去到終於如願。電影的目的其實就是想講一家人重拾溫情,而公路電影的一大特色就是中途站所發生的事情與沿途風光。

  《親子樂膠遊》其中一個賣點就是很黃很無厘頭、所以可以毀三觀、教壞兒童的也有,比如說兩夫妻想在野外做愛、兄弟之間的取笑與打罵,以「陽具」去取笑人,甚為有種低級趣味。其中有一段一家人以為自己享受溫泉,結果泡在一潭屎水。難免有種惡俗的觀感,新不如舊的取態是存在的。特別是處理這一些「笑位」的時候有過多的計算,劇情與人物角色也難掩俗套。唯一有趣的是「古惑的車」,一部日產汽車卻十分古怪、有不同的按鈕還會說韓語。不過在劇情的處理上也是反面教材,劇尾的以暴易暴、夫妻間的猜忌、每一個點都不太和諧、兄弟間在汽車的打罵,難以會心微笑。雖然最終也到達目的地,但中途做父親的講到太多關於愛、關於對家庭付出的部份也難免直腸直肚。談到是翻拍片劇情當然也有巧合之處,新舊版的家人也不見了錢與行李、在公路上與開蓬車的女司機眉目傳情,而電影經典之處是主題曲用上了Fleetwood Mac成員Lindsey Buckingham的《Holiday Road》,這可是懷舊也是整個系列的標記。
                  

  然而舊版反倒是令人有種溫情的觀感,什麼是真的感情觀者會懂得辨別。Clark一家明顯較為和諧,雖然有爭執但以愛為先。即使夫婦中段有不和,但仍可以用比較跳脫的方式和好。即使兩名兒女吵架但也不像新版的兄弟般有仇恨、對貨車司機有侮辱性的言論等等,舊版真正可以看到一家人如何排除萬難,比如在大峽谷的一段車子盡毀,父親告訴兒子要當男人照顧起一家人,就有種傳承的責任。另外就是這個父親的付出也不是空口說白話的,當去到Wally World發現關門他可是做特殊的方法滿足慾望,為的是令一家人開心玩一次。雖然兩部電影都在說父愛與親情,但高下立見。

《陽光小小姐》與《Vacation》的關係
  在近十年的公路片裡《陽光小小姐》(Little MissShine)(2016)的設置是突出的,特別是將一群三尖八角的人放在一起,吸毒的爺爺、同性戀的叔叔、長得不美但要做選美冠軍的主角、擁抱成功學的父親、對自己許下承諾而裝啞的哥哥,有些東西可能就叫做負負得正吧。為了妹妹的夢想大家踏上黃包車之路遠征,奇就奇怪在看《Vacation(1983)看到當中的影子。其中一段是在《陽光小小姐》後段因趕時間而超車橫衝直撞的橋段與《Vacation》中Clark開車時打蓋睡而衝到酒店的情節雷同。

  另一點是兩者在中途的運輸過程也要面對親友的死亡,吸毒的爺爺中途去世只可將他臨時放在醫院,又要想辦法避開耳目。在《Vacation》中途Clark一家中去了探親人並答應將姑媽送到鳳凰城,途中姑媽去世,一家人的確將她送到目的地可是卻「狠心」將她放在家門外。與《陽光小小姐》的冷漠無情與無奈、對死亡的黑色幽默表露無遺。公路電影的演變其實也不算是多變奏,但重點是帶出對自由、對自我的追求,而《Vacation》就是屬於那種典型、瑣碎、無謂的,雖然如此它也成為了美國電影的其中一個經典的系列。

追溯創作背景
  《親子樂膠遊》由《邊個波士不抵死》的創作班底創作,正路來說只不過是延續玩味但不具個人風格的創作。真正《Vacation》的來源是來至一本由七十年代營運至九十年代尾的美國雜誌《National Lampoon》。目前這個系列有五輯,而時間關係《National Lampoon》與編劇John Hughes就合作了三部作品,而電影是雜誌以外的延伸。創作內容可謂是多元化的,John Hughes既是導演也是編劇,對於九十後或者會聽過《寶貝智多星》這類親子的題材,他亦是《101班點狗》的編劇,而他的代表作是描寫美國校園生活的創作《Breakfast Club(1985),他曾經是著名廣告公司李奧貝納的員工,真正走進電影與成名是從在《National Lampoon》發表《Vacation58》開始,日後成為了《Vacation》的主線,而作品為他帶來了成功,陸續有來。《National Lampoon》是一本很隨性的雜誌,它接受各種的投稿,包括繪畫、文字創作也不限內容,故得到嬉皮士的喜好。雜誌凝聚了一群熱愛創作的人士,往後他們加入了美國各個創作界別,包括辛普森家族,影響美國的主流與廣告創作,也成為了雜誌結束營運後的遺產。至少也讓一個小故事得以成為一部老少咸宜的電影。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閒話小品】放下批判與指責.與自殺者同行(下)--《回憶你和我》不需要完美得可怕


  《回憶你和我》(About Alex)(2014)片名雖然是圍繞Alex,實際上是圍繞著一大班朋友。這部電影是屬於小品類型的,這班朋友曾經圍在一起耍樂、成長、當中也有一大埋複雜的男女與情感關係,但電影喚醒了一些現代人生活的事實,就是關心與溝通的轉向,還有是如何與昔日的好友保持歷久常新的關係。每個人在關係當中也會自我保護、有防範機制、會遷就人也會被遷就。關係的建立就是在主觀的表層上,從最初的外表先入為主,人與人之間就建立在主觀性,其後才會慢慢了解。電影的大致上就是講述一班同窗畢業後各散東西,因Alex自殺不遂而重遇並渡過一個短假期。在這段日子他們相互分享彼此的經歷,共同生活、但同時過去的心事與秘密浮上面。Alex只是一個引子去側寫其餘的旁觀者的故事,這段時間大家出了社會各散東西,因著際遇的不同無形中有所改變。此刻聚首一堂目的雖然是Alex,但實際上肯出現已經是友誼之光。起碼對方仍然重視,故此這部電影是很窩心的,有摩擦的朋友得以諒解、寬恕、更多的是有一份同理心但同時在生活之中又學會偽裝,害怕真實的自己。
                       

  自從社交網絡面世後,人與人之間好像拉近了,但又拉遠了。一個按鍵似乎得到很多信息,但個人發佈的資訊有多少可以掌握。就如香港發生一件命案,有參與埋屍的人翌日還可以開心去坐吊車,一個人有怎樣的性格單從文字上未必看到所經歷的事。表面上在社交網絡可以看到別人的日常,通過個人渠道獲得滿足感,但卻忽略了人與人真實的互動中從中建立的信任與色彩。而Alex在網上也看不少朋友的信息,知道他們的生活概況。但互聯網的世界始終是冰冷的,不及一通電話更實在。Alex選擇用電郵的方式向朋友道別,但事實上他是恐懼死亡的,在邊緣之間他自己救了自己一命。真正自殺的原因是他感到生活的無助感,自殺過後他得到朋友的關心,也有新的使命。《回憶你和我》其實就是一部講同理心的電影,朋友當中Issac的女朋友Kate在防止自殺中心接聽電話,而偶爾間Alex聽到KATE的對話,聽後淚流滿面。對,他需要的是同理心,不是同情,需要愛,也需要目標。

  故事當中其中一個好友Ben因拒絕接聽Alex的電話而感到自責,在自殺前Alex曾打過好幾個電話給他,但認為他太煩厭而忽略了。因Alex一直在追問Ben寫書的事情,這兩人是否有特殊的關係就另外的猜測。但Ben的自責就反映了一個人只是只顧自己,也許就是這一通電話Alex就會打消念頭,但無論如何事情也會過去。去到Alex在鄉郊的家才發現畢業後的大家或多或少都已經不再一樣,勢利、暴躁、當初大家都埋怨Alex自殺,甚至不在他面前提自殺。到後來終於要面對「自殺」的課題,每一個人自身也有些問題,精神上、心理上、他們的問題揭開,這個朋友圈的秘密打開然後釋懷。比如說SarahJoshIssac的三角戀,SarahIssac但表白的時候否認,機會就沒有了。JoshSarah是性發洩對象,這成為了Sarah在現實經驗的夢魘。這讓Sarah明白到她自己的難處是在於過往的體驗。Josh是當中暴躁的人,他本身思緒比較混亂,讀博期間好像一事無成,別人又不理解。當中Issac就是才俊,正當他明白Sarah從前的愛的時候也想開始,但被Sarah拒絕了。他們的關係止於朋友。

  此外SiriBen就因去別處定居而有摩擦,他們的感情受到考驗,一下子在這個短假期中爆發。在美國的校園電影就不乏這種圈子內日久生情、亂搞的劇情,但這都不是最重要,雖然友共情這種主題很普遍,但最重要還是彼此之間的感情不動搖。或者有經歷的就是好朋友,Alex自殺始終是不平凡的經歷,或者這會讓他們的友誼比萬里長城更堅固。由當初的批判自殺到各人的指責,他們上了寶貴的一課。真正的朋友是會在患難中幫助,伸出援手與傾聽,最起碼是傾聽但有時候誰人真正做到有一顆無垢的心,所以沒有完美的人。劇裡面也沒有完美的人,每一個人都有缺陷,但正就是缺陷才有他們的美。生活像一把無情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他們成長了。


  而電影裡Kate的角色是特別的,她與所有人也沒有交集,但旁觀看著與認識每個人。她對自己的信心也不大,但慶幸有男友的支持。Alex是個幸運的人,因為遇上珍惜他的人。這部電影值得借鑑的是如何與自殺者相處還有就是同理心的問題,如何與他們同行、如何溝通?首先要把他當成一個平常人,嘗試代入他的角色,不應該批判與指責任何對與錯的事情,沒有人有資格去質疑去下定論,這讓自殺者情何以堪。電影裡鮮明地帶出這一點,其次就是如何去關心人,如何成為別人的朋友或者是自己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交心的,會包容會有愛。成長就是電影的課題,自殺在當今社會實在太普遍,如何面對生死、生命、這需要個人的覺悟與社會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要讓青年人看到希望。

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放下批判與指責.與自殺者同行(上)—記日本紀錄片《命の番人》

  吳克儉說大學生自殺是因為沒有生涯規劃,但即使有生涯規劃也不一定如願以償,面對社會需要勇氣、有時候更需要運氣。所以起跑線、家底、窮爸爸與富爸爸就真的如TVB的一個節目所講「嬴在射精前」、「嬴在子宮裡」。過去一年香港發生不少學生自殺案轟動社會,當中也不乏高中生與大學生,很多時候他們自殺是一種控訴、學業壓力大、家庭壓力與朋輩因素。事實上如果問香港人有沒有想過自殺,的確會有不少人說有這個念頭。過去十年八載,社會上開始關心抑鬱症、大眾開始理解情緒病,但不知是什麼原因這個病愈來愈普遍。一方面是自身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有外人施予的壓力,例如父母給子女的期許,也有社會對規範的態度。自殺,是每日的新聞題材,自殺需要勇氣、可是自殺的人死後卻會受到譴責與批判,甚至被埋怨。社會對自殺者的態度也只有苛責,稱「有勇氣自殺不如好好做人」,自殺死後的房屋又會成為兇宅影響周遭單位的樓價。不只是自殺,就連老人家、重病者想居家安享最後的日子也不多好。真的是生不如死,死後被鞭屍。對自殺者的態度需要有同理心,他們不需要被同情、而是理解。不需要假惺惺的態度、剎有介事般,而是需要聆聽。其實不只對自殺者,更是對所有人的態度,如何放下成見與外衣去欣賞、去接受。通過兩部電影讓我們去看兩個小故事,如何在命懸一線的路上幫助,不要說拯救,即使死亡也是一種選擇,去看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何的修復與連接。



守門人.守護別人的生命  華人導演張僑勇曾憑《沿江而上》獲得金馬獎的最佳紀錄片,他的新作《天堂門前》(Gatekeeper)記錄了茂幸雄在日本福井縣的自殺聖地東尋坊勤退自殺者的事蹟。目前日本是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一日平均有七十宗個案,一年二萬五千人。東尋坊與著名的青木原樹海並列日本兩大自殺地點。不絕望的人就不會想到尋死,死也有其原因。首先要理解為何他們會想死,在03年還是警官的茂幸雄在巡邏期間遇上一對尋死的夫妻,當時成功勸退,但期後生意失敗的夫妻在尋求幫助未果下最終還是選擇輕生。這件事激發了往後退休後在當地成立NPO法人組織幫助有需要的人,觀察當地意圖尋死的人。那當然,人並不是萬能的,雖然有義工團但依然有人自殺,但起碼讓自殺者知道有人關心,也因為有別人的緣由,自殺者也會避忌一點未必會在人前有所行動。因為在日本人的骨子裡有一種不想勞煩到人的心態,他們會想到跳涯,實際原因也許是希望自己石沉大海。   茂幸雄在當地做巡警時就協助打撈屍體,退休後他在當地定居並與人合作開辦小食店。而這位小食店老闆很支持他的工作,皆因老闆小時候時父母都自殺了,不希望有其他人經歷創傷。他會觀察一些「可疑」的人,一有問題就會請他到小食店聊天。當中也有成功打消自殺念頭並成為朋友的例子,最主要是有些自殺者找不到人傾訴。而他也盡量滿足自殺者的需要,找出他們想死的原因提供協助。也許他是個多事的男人,但有時多事也不是壞事,影片開頭就有一名失業但得不到媽媽諒解的男人,因為茂幸雄做和事佬讓男子放下心頭大石。十多年來,他就幫助過五百多人。

   對於茂幸雄來說,這已經成為了他的工作。更重要的是目前團隊有七十多人,他們會巡邏。這是民間自發的運動也激起了當地警方的關注,例如在崖上貼上警方的呼籲,希望自殺者在行動前想想家人。行動由一個人變成七十人的團隊,這就是同行。自殺並不是罪過,而是需要多點理解,施予與付出,讓有需要的人得到溫暖。在結尾出現一位青年人,茂幸雄看到他在崖上攀爬所以特別注視,但他因為害怕所以放棄尋死的念頭。只是在轉念之間。   回到香港,自殺問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當學生自殺潮後社署的廣告只有賣慘,用生命鬥士去鼓勵生命的做法是很不智的。講到尾香港政府、NGO並沒有真正做到自殺者的同伴。在一些測試上那些什麼防止自殺會的電話根本打不通又或者汪明荃的聲音叫你等等,基本上自殺者打電話時就很緊急,又或者這類的工作欠缺了同理心。在醫院的姑娘向病者抱怨,工作變成了例行公事,一切在於態度。《天堂門前》的確是一部簡短又窩心的紀錄片,感恩。

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舊夢不須記》.卻是女人一生的烙印

  黃霑作曲作詞的《舊夢不須記》(1978)唱到街知巷聞,主唱的雷安娜憑歌曲一炮而紅。有些電影既紅歌又紅人,比如是邵氏的《緣份》(1984)就有兩位大明星的合唱,在今年哥哥張國榮的生忌上,國內的榮迷就買下電影的版權,《緣份》在事隔三十多年後首登國內的大銀幕。一部電影要成為經典就要有元素,明星、劇情、音樂,要做到幾者兼得才得以成就。一講到《舊夢不須記》(1981)有多少人知道它其實是一部由張艾嘉執導的電影?張艾嘉可謂是華人影視圈當中不可多得的人物,歌影視三棲,甚至連舞台劇也有她的蹤影。從影四十年獲得金馬獎與金像獎的影后寶座,同時也編導多部電影,其中大眾最為熟悉的是《心動》(1999),最主要是當時當紅的金城武與短髮的梁詠琪最為注目,當然還有其電影同名歌曲《心動》。張姐的電影可以解讀為以女性主體出發為主,《203040》描寫不同年齡層女人的心路歷程,女性電影也以感性為主,在亞洲影壇有這樣細膩筆觸的導演也是較為罕有的。一個導演不可能每一部作品都是佳品,但她仍然有穩定的水準,除此之外她的一大成就是發掘了李心潔與劉若英兩位藝人。




 舊夢.必須記
  有不少的導演憑首作一鳴驚人後漸見平庸,有些人通過磨練走上高峰。張艾嘉的《舊夢不須記》如今她已經不想再談這部首作,但某程度上電影雖然在轉接位上較為平鋪直序但也不算得是劣作,從第一部作品看一個人如何的成長。故此這個夢,這部電影是必須記的。特別是她是因為受到嘉禾鄒文懷老先生的賞識而接手劇本,然而這並不完全是她的電影,實情是原片《某年某月某一天》的導演屠忠訓遇上車禍離世。電影公司此時已經準備好工作人員與劇組,於是張姐用到前人留下來的資源再加以改編才拍成電影。從前香港人投資不少台灣電影,邵氏與嘉禾如今大幅度地走進大陸市場,見證時代的變遷。

 《舊夢不須記》是台灣的小電影,青年男女從校園走到社會,見證著彼此的轉變,被社會的人與事教化,有為青年放棄自己的立場成為別人眼中討厭的自己。電影是寫實主義的,不僅寫青年男女面對社會外更寫他們的愛情與遭遇。這類的題材永遠也不會脫節,一代代青年人都總會面對相同的問題。同樣地,電影叫《舊夢不須記》再配合歌曲的確是很搭的。前塵往事如煙,回首誰是誰非?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電影的開段是圍繞著一群在台灣讀書的青年人,當中包括香港僑生打成一片。大學生活自不免娛樂與戀愛,來自香港的莊尼與台灣男汪新倫在一次郊外遠足認識到文琦與貝珊,兩對小情人共浴愛河本應相安無事。但畢業是一個關口,面對工作、面對回家,小情人先面對第一個分離的挑戰。文琦的家是在郊區辦小學的,而身為建築師的新倫在台北市內打拼。另一邊廂莊尼不辭而別回到香港,一直也說會帶貝珊去香港,結果貝珊懷有他的骨肉,斯人獨憔悴。這一種就是青春的傷痕,遇上負心漢,但另一邊廂文琦的結果也不太好,雖然她放棄了在家鄉的生活與新倫到大城市生活,但隨著意外與新倫的失業而引起的事端,心愛的丈夫出賣自身的利益去成就自己,莫非這就是男人不壞,女人不愛?若干年後,莊尼與貝珊再相遇,該死的是二人竟然復合,更該死的是莊尼的一句說自己香港有正印老婆也希望在台灣有個情婦,而這個女人心甘命抵。情到底為何物?從前的愛是純愛,但多年後的愛已經成為利益與自私的代名詞。

  新倫本是正直青年,在職場看到黑暗內幕起初抗拒做壞事,但為了生計成為幫兇。這反映了建築業的內幕,台灣的貪腐日子、然而為了自身的夢想就只有妥協。文琦從鄉下到大城市生活成為主婦,貝珊成為新倫所在的公司的女公關,為了上位甚至可以與老闆不同的男人交際。好景不常,懷有身孕的文琦與新倫的弟弟同時遇上車禍,胎兒不保。天降橫禍,新倫的工作在邊緣,弟弟昏迷不醒要一大筆金錢,故事由原先的幸福、有為青年成為哀愁的青年人。一家的重擔就落在新倫身上。上有高堂,下有妻子,更要照顧兄弟。此時,莊尼從香港到台灣發展生意想到曾經的兄弟,殊不知莊尼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收地建工廠,並且要利用新倫,對他威迫利誘。電影寫到這裡新倫的角色比較尷尬,在面對金錢與婚姻他的取捨會如何?
                

  文本中的女性角度
  雖然電影不完全出至張艾嘉的全部手筆,但看到女性在當中的抉擇。當文琦知道丈夫利用她的母親與村民的信任後堅決離婚。對女人來說不甘於被男人所欺騙,諷刺的是新倫一直也沒有聽過她的勸告,甚至沒有一點悔恨與猶豫。愛情是很廉價的,而他們的愛就只是停留在肌膚之親與卿卿我我,但就沒有一點諒解。文琦這個角色是個走向新時代的女性,她不依附在男人,而選擇離開。就像歌詞所言的「以後人生漫漫長路 自尋路向天際紛飛」。


  而貝珊被男人背叛卻回到臭男人的懷抱,或者這就是「他日與君倘有未了緣 始終會海角重遇你」。電影離不開談「成長」,在愛情、婚姻關係上的相互埋怨,當下就是「萬千恩怨讓我盡還你」。歌詞與電影的配合天衣無縫,無論文琦與貝珊的人生走向怎樣的一條路,他們的身上也有烙印與傷痕。這就是電影要談的命題--「人性」,人會變、月會圓,沒有天長地久,環境就是會改變人,世事無絕對。「舊夢不須記」寓意的也許是經一事、長一智,不需要執著。

過去30日人氣文章